佛陀正覺後2456年/西元2024年

正法與異說的消長(二)

隨佛長老著
文章取自《阿育王時代變造佛教之史探》@2018

5-5. 重現原始佛教光輝,昌盛人間

近代影響世界發展最為巨大的事件之一,可說是工業革命。工業革命使西方社會一躍成為世界經濟、軍事、科學的領航者,促成工業革命的要素是務實驗證、科學方法、人本思惟,此三者皆肇發自14~17 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

文藝復興(Renaissance)運動使西方社會由「神為中心」轉為「以人為本」的生命態度,生命的重心是在現實人生,不再是理想、抽象的神與天堂。文藝復興運動促進了西方社會由內到外的全面性改造,並發展出工業革命,從而超越東方社會,引領世界至今。

二百餘年來,亞洲社會面臨西方科技、經濟、軍事、制度、文化與宗教的巨大影響,不僅難以與西方競爭,甚至無以自保。亞洲社會在學習西方優點急起直追之餘,也面臨自身傳統文化、思想、價值的衰微。在此之下,如何讓亞洲社會習得西方社會的長處,又能維護亞洲社會的優良傳統文化及社會價值,一直是主要、重大的課題。這種需要可以稱為亞洲社會的「自覺」!

近百年來,華人佛教的「自覺」,即是「人間佛教」的推展運動,目的是經由佛教的改革,間接促使佛教文化圈的華人社會得以再造、新生,獲得更好的發展、進步。

釋迦佛陀宣說「因緣」,揭示了「五陰繫縛(輪迴)、苦」的真相, 佛陀又藉由「四聖諦」的教法,重視探知事實緣由及務實解決困難、開展人生、度越煩惱的道路,揭示出「佛在人間」的人生態度。如《增壹阿含》〈等見品〉(三經)1:「彼以人間為善趣,於如來得出家,為善利而得三達。所以然者?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

「佛出人間」即是「人間佛教」的古義,強調面對現實、探知事緣,進而務實的「解決困難、開展人生、度越煩惱」,宣揚此人、此時、此處、此生為主軸的「人生宗趣」,不重在「無從更改的過去、尚未發生的未來、遙不可及的他方世界」。雖然,但不認同「神造萬有」的一神教及「自有、永恆、純淨、完美」的形上哲學,也反對源自《奧義書》的「宿業決定論」。

佛陀宣說的緣起、四聖諦是重於實際人生,具有利益現實人生及引導社會正面發展的功能。雖然佛教不絕然否定經驗以外的人、事、物,卻不淪喪為脫節現實人生的精神寄託、形上哲學,而是將空洞、不務實際的理想導向務實、正向的人間生活,這即是「人間佛教」的真精神。

西方文藝復興運動的三要素:務實驗證、科學方法、人本思惟,近似原始佛教的三綱領:實證準則、緣起智見、人間為本。當 釋迦佛陀面對婆羅門教及奧義書思潮下的六師外道,提出自覺的「緣起論」及「四聖諦」皆是以「人間為本」,目的是要引領社會走出一神信仰及本體論、唯心的形上學說,乃至各種不切實際的作為。直接的說,佛法即是古印度的思想革命,也是社會革新運動。

然而,原始佛教的「人間為本」,是有所不同於文藝復興運動的「人本思惟」。「人間佛教」是依據「緣起」為認識論,不否定現實經驗以外的人、事、物,但確立以「此人、此時、此處、此生」為主軸的人生宗趣;文藝復興運動的「人本思惟」,是以「檢證經驗」作為認識論,不認同現實經驗以外的人、事、物,強調「以人為本」為主軸之現實、實際、人間世界的生活。「人間佛教」與「人本思惟」之間,除了同樣強調務實、實際之外,對於經驗以外的人、事、物,確實有著明顯不同的看法與態度。

文藝復興運動的初意是「讚美、探知上帝創世的奧秘」,卻逐漸發展為「宇宙規律知識取代上帝的全知,宇宙規律取代上帝的大能,學習宇宙規律取代祈求上帝,運用宇宙規律取代上帝恩典」的革新風潮。簡單的說,但是,佛教從未有類似的認知、發展。

此外,原始佛教與上帝信仰之間,針對自由、平等的看法與立場,也是大大的不同。佛陀的「緣起論」主張「因緣發生的一切,必定受到因緣的局限,無法自主、全知、全能」。因此,正統佛教是不承認世上有任何型式的「絕對自主、全然自由」。

佛陀的「緣起論」認識到「因緣皆不同,眾生有別」,既不承認任何的「絕對平等」,更不認同任何的「階級差別」,不論是血統、種族、性別、性向(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或物種等,無不是如此。佛教認為「現實是因緣影響中不斷改變的狀態」,相互之間是「無法有絕對、不變的對應狀態及關係」,必需針對當時、當處的實況而定。

佛教致力的目標,既不是追求全然自由、絕對平等,也不是建立平等無異或階級差別的生活,而是在契合「現實因緣」之下,落實尊重生命及有條件的自由、平等,追求有益於群我生活的法治、公義、公正、幸福。

由於目前流傳於世的佛教,是廣受《舍利弗阿毘曇論》影響的部派佛教、菩薩道,其中的教說已經揉雜大量的奧義書思想,所以承認及宣揚「絕對的自主、自由(自在)、平等」,完全悖離了 釋迦佛陀的教法與精神。

反之,基督文明宣稱「上帝賦予人自由的意志,上帝之前人人平等」,基督徒視自由、平等是上帝的恩典。公元1620年英國基督新教教徒(清教徒)為了逃離政教壓迫,追求自由、平等,遷徙至北美洲,並共同成立「以法治民」的人民自治團體2。基督新教(喀爾文教派3)促成資本主義的興起4,也影響美國獨立建國5及立憲精神。

自由、平等的追求,是影響近代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例如: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不同發展路線。

強調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雖然合乎「人人有別」的現實,卻擴大了競爭條件及財富的差距,再加上「家族承襲」的影響,促成了「競爭條件的壟斷化」,即使有號稱是「民主、平等」的選舉制度,也不免受到經濟實力的滲透,發展出「社會資源、權力分配不正常的階級社會」。

強調平權、均等的社會主義,以政府擴權來管理社會,抑制「自由競爭」,避免產生「壟斷階級」。社會財富主要來自人的勞動經營,而人的勞動誘因、動機在於追求「成本極小化、收獲極大化」與「超越他人」,當政府抑制「人人有別」的自由競爭,採行高稅賦、高福利,即避不開「勞動力衰退」的人性反應,促使社會逐漸的「普遍貧困」。

各以自由或平等為核心價值的兩種社會發展模式,經過長久的運作檢驗,不僅公義、公正極難實現,更證明各有發展的困局。現今社會的發展模式,已需要不同於過往經驗的新思惟、新作法了!何者是新方向、新道路?此有賴於主導社會發展者、社會群體的智慧及作為!

釋迦佛陀的真實法以「緣起法」及「四聖諦」為樞軸,依「實證準則、緣起智見、人間為本」為綱領,致力於尊重生命、法治、公義、公正、幸福的社群生活,實現「解決困難、開展人生、度越煩惱」的人間佛教。

個人、家庭、社會、國家、民族需要安定,更要發展、進步、繁榮,其中最重要的基礎是個人及家庭,具有健全、優秀的個人及家庭,社會、國家、民族才能安定、繁榮。

因為社會發展必須仰賴健全、優秀的個人與家庭,不是依賴信仰及需要衸濟的弱勢族群。因此,佛教的大能、大用,是佛教思想對於個人、家庭可以產生教育功能及扶助貢獻,不是讓佛教功能局限在信仰、慈善,佛教才真能幫助整體社會。當知,佛教拒絕了信仰、慈善的功能,必讓佛教發展的動能大幅度降低,乃至變質為知識、學術化的佛教;反之,佛教發展過度傾向於信仰化、慈善化,必使佛教喪失智覺教化的功能,窄化、俗化,乃至名存實亡。

探究真實的佛法,亟需具備印度思想史、南北三藏、史獻的深厚根底。目前必需探究說一切有部漢譯《相應阿含》及銅鍱部巴利《相應部》之中的〈七事修多羅〉,一方面探究兩方部派聖典的共說,二方面要探明《舍利弗阿毘曇論》的論義,三方面去除兩部部派傳誦之〈七事修多羅〉共說之中,相關《舍利弗阿毘曇論》的論義經誦。如此,可以獲知「第一次經典結集」的經說傳誦教法。

傳承解脫戒的部派僧團大多數已斷絕,現今碩果僅存於世的部派僧團,唯有分別說系銅鍱部僧團。雖然該部的經誦是論師系統的傳承,但僧律是承自部派共傳的僧律。

經過16 年的努力,現今個人已經完成「第一次經典結集」集成之經說教法〈七事修多羅〉的原說還原,並依此為本,恢復了 釋迦佛陀教導的十二因緣、四聖諦、八正道、七解脫、五根、五力、四神足、四正勤、四念處等修證道品的真義及原貌,得以去除部派佛教以來訛誤的經說及論義。

重現佛、法、僧、戒的光輝,推展原始佛教的目的,是藉由 釋迦佛陀真實教法的重現,使佛教恢復自利、利世的大用,間接的助成華人社會的進步、昌盛,使華人社會可以與西方社會同領先鋒,並得以發展自身的優良傳統文化及社會價值。

  • 1. 見大眾部《增壹阿含》卷二十六:參《大正藏(2)》p.694.1-2~5
  • 2. 見《五月花號公約》(英語: Mayflower Compact 1620)
    1620 年11 月11 日,41 名英國清教徒在前往北美洲的五月花號締結的政治聲明:「在上帝前共同誓約,自願結為一民眾自治團體,為了使上述目的能得到更好地實施、維護和發展,將來不時依此而制定頒布被認為是最適合、最方便於殖民地全體人民的法律、法規、條令、憲章和公職,我們都保證遵守和服從。」
  • 3. 喀爾文教派(Calvinism): 16 世紀法國、瑞士宗教改革家喀爾文(John Calvin)建立的新教派,主張克勤克儉、自律、簡樸,英國長老教會、北美清教徒是分支。
  • 4. 馬克斯·韋伯著•張漢裕譯《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臺北協志工業叢書
    於曉譯 • 顧忠華審定《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臺北左岸文化(2008)
  • 5. 見《美國獨立宣言》: 1776 年7 月4 日美利堅十三個聯合邦一致通過的宣言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政府之正當權力,則來自被統治者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