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正覺後2456年/西元2024年

教乘聲明

隨佛禪師

一、中道僧團之經法、禪法、菩提道傳承

中道僧團傳承之經法、禪法、菩提道次第,是以 佛陀親教之聖弟子舉行之「第一次結集」集成的經法傳誦為宗本,這是以傳承經法之阿難系漢譯《雜阿含》,兼及傳承律法之優波離系巴利《相應部》,當中古老修多羅之『因緣相應』、『聖諦相應』、『食相應』、『界相應』、『陰(蘊)相應』、『六處相應』與『道品誦(『大聖道篇』四念處等道品)』,如是依經法、律戒兩大師承傳誦之原始七事相應教的共說,還原 釋迦佛陀親說的經法、禪法、菩提道次第。此一經法傳承,上者承續 佛陀住世時的教法,下者濾除後世各部派之部義、論說的染雜,重新回歸 佛陀的本懷。

此一古老經法之傳承,相合於南傳佛教傳誦當中的古老經法傳承,但不同於南傳銅鍱部佛教中,以「論義」、「增新經說」為宗本的教法系統,也不同於後世新出之大乘菩薩道、秘密菩薩道。

二、中道僧團之律戒傳承

中道僧團的僧律傳承,是出於南傳佛教之律戒傳承,這是以優波離師承分別說系銅鍱部的僧律傳承為根本。中道僧團不食魚、肉,嚴守不受取、不積蓄、不使用錢財,無有南傳佛教「專為僧伽管理財施事務的淨人」。中道僧團不否定任何南傳僧團的僧律傳承,不論是錫蘭、緬甸或泰國的僧律傳承,都是中道僧團承認與尊敬的僧團律承。

三、中道僧團對學派「論義」之立場

中道僧團深切體認諸多出於後世學派的「論說」,是造成僧團及佛教分裂對立的源頭,各部派傳誦的「論(阿毘達摩)」,不僅義解的內涵是相互分歧對立,且多有不合於原始經說的見解。

中道僧團依止「第一次結集」之原始經法與律戒,致力於傳續正法,維護和合一味的佛教。凡南傳佛教、北傳菩薩道、藏傳菩薩道等,後世諸學派的「論義」,唯有尊重,但違反原始經說傳誦的「論義」、「增新經說」,一律不信受、不闡揚。

四、中道僧團之教乘

中道僧團及創辦之原始佛教會,奉守「一乘菩提道」。對於部派分裂以後,由優波離師承之大眾部與分別說部,自行修改經法傳誦,將「一乘菩提道」轉變為「菩薩道」與「解脫道」分流而行,認為兩者在修證次第及證量上,有高低之分的新說法。中道僧團確認此等新說,嚴重違反 佛陀的經法傳誦,純是出於後世的部派義解,不僅破壞和合一味的教法與僧團,無助於佛教的團結,也無益於正覺、解脫、菩提的現證。

佛滅後 250 年(B.C.137)阿難系的分裂,公元前一世紀「(大乘)菩薩道」的形成,多是受到優波離系之大眾部與分別說部的影響。如印順法師在《印度之佛教》說:「大乘藏數多而量大,非一人一時出。其初為纂集,離「雜藏」而獨立者,時則佛元四世紀以降(公元前一世紀),時時而出;人則大眾及大陸分別說系之學者為之」(《印度之佛教》p.184-3~7)。現今流傳的《雜阿含》、《中阿含》、《長阿含》、《增一阿含》(南傳《相應部》、《中部》、《長部》、《增支部》)等四部聖典的集成,是在佛滅後百年「第二次聖典結集」時的編集成就,而『雜藏』的傳出,則是出於佛滅後 116 年「五事異法」之爭,造成佛教僧團分裂以後,由各部派將自部思想編集而出者,名為『雜藏』、『菩薩藏』或是『論藏』,並作為確立自部部派的傳誦。日後部派佛教的菩薩信仰、學說,還有大乘菩薩道的教說及興起,都是和優波離系僧團的「論義(阿毘達磨)」有著絕對的關系。

五、中道僧團之宗教態度

中道僧團及引領、創辦之原始佛教會,在無礙於正覺、離欲、解脫的原則上,尊重世界各地的宗教信仰,以及約定俗成之善良風俗、道德規範。

我們深切體認,佛弟子不應對無礙「正覺、解脫、慈悲」的善良信仰、風俗、道德,多作無謂的對立、抗爭及批判,這既無助於世人離苦及正法的顯揚,更會為佛教的流傳,帶來無謂的阻礙。

中道僧團為了讓正法根植於華人世界,謹遵 佛陀的教誡,對於華人良善的傳統宗教信仰及風俗習慣,一律尊重及讚嘆1。漢傳菩薩道教導信眾盡量減少食肉,有助於減免殺生的善良信仰,我們深感有其利益與意義;南傳佛教僧團遵行「不揀擇食物」的受施原則,我們也同感有理。不論是「助於減殺而不食肉」,或是「不擇食物而受施」,都各有遵行的智見,具備不同面向因緣的動機、價值與意義,應當同受尊重與了解,不應強加改變或對立批判。

六、原始佛教之定義及定位

中道僧團及原始佛教會,根據現代佛教史學考證與經律典籍探研,對於「原始佛教」之定義,是依「第一次結集」集成的傳誦為修證宗本,以佛教分裂以前的僧團為根本依止,兼及阿難系與優波離系的傳承正統,復歸 佛陀教導之「一乘菩提道」。中道僧團主張原始佛教的內涵,必是相應於因緣法、四聖諦的「原始佛法」,還有契合於因緣法、四聖諦三轉、十二行,落實「自利利他,自覺覺他」之一乘菩提道,開展世間、出世間通達無礙的「人間佛教」。原始佛教的定位,是純正、無誤的 佛陀原說,是通達無上菩提的真實正法。中道僧團於各地引領、創辦之中道禪林與原始佛教會,在信仰、教說及學風上,既有所不同於後世之部派佛教與菩薩道系統,也無關於任何信守南傳銅鍱部佛教之「論義」及「增新經誦」,卻以「原始佛教」為名之組織團體。

七、原始佛教會之宗趣

中道僧團及原始佛教會,奉守「第一次結集」的經法傳誦,承續部派分裂以前,阿難系與優波離系的師承法脈,遵守南傳僧律傳承,復歸「依經依律」的僧團正統。振興「原始佛教」的目的,絕不是否定佛教各學派的存在價值及社會貢獻,更不是要和南傳銅鍱部佛教及漢、藏傳菩薩道對立,而是在佛法已多變而歧異難明的現世,盡力為佛陀正法的流傳,續燃一盞不息的法燈,照亮苦夜。

  • 1. 見《四分律》卷第五十三(第四分之四):參大正藏 T22 p.959.1-27 ~ p.95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