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斷無明次第的諸多疑義與爭論
增訂《正法之光》第38 期『關於斷無明次第的諸多爭論』部份內容(p.13~14)
在現有《相應部》與《相應阿含》的經說共同傳誦當中,充其量只有共同見到「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的經文次第排比,也無明確的說到「無明最後斷」,更無有共同的宣說「無明最後斷」。「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的經文次第,在《正法之光》第35期(p.37~p.43),已有清楚的經文考據,證明正確次第應當是「慧解脫、無漏心解脫」。《相應部》與《相應阿含》的經說共同傳誦當中,都有「斷貪欲是心解脫」、「心解脫得自證不受後有」、「心解脫、阿羅漢」的眾多傳誦。
但是在南傳巴利《相應部》中,對於「斷貪欲」的解脫定義,既有『蘊相應』52 經的「斷貪欲,心解脫」說法,又有『蘊相應』58 經「斷貪欲,慧解脫」的義解,可見《相應部》的傳誦是自相駁雜、矛盾。《相應部》既說斷貪欲、心解脫、得身證,又說「最後斷無明」,斷貪欲是慧解脫,這難道不是傳誦雜亂、自相矛盾?
此外,分別說部系自相駁雜錯亂的傳誦,是無法確定真正的道次第。試問:「四聖諦之智」是「明」,或即是「正見」?「四聖諦之智」是先於「正見」,或是在「正定」之後?
如果「四聖諦之智」是「明」,必是先於「正見」,在正定之前。如《相應部》『諦相應』18經、『道相應』1經、『根相應』52經的傳誦:
《相應部》56.18 經:「云何為明耶?云何為隨明耶?比丘!苦之智,苦集之智,苦滅之智,順苦滅道之智,此名之明;如是者為隨明。」
《相應部》45.1 經:「諸比丘!以明為前,因生善法,隨生慚愧。諸比丘!隨明於有智者則生正見。有正見則生正思惟,有正思惟則生正語……有正念則生正定。」
《相應部》48.52 經:「諸比丘!於聖弟子,若聖智已生,則有四根之等住,有四根之安住。以何為四根耶?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是。」
如果「四聖諦之智」是「正見」,必定不可能在「正定」之後。如《相應部》『道相應』8,1經:
《相應部》45.8 經:「諸比丘!云何為正見耶?諸比丘!苦之智、苦集之智、苦滅之智、順苦滅道之智是。諸比丘!此名之為正見。」
《相應部》45.1 經:「有正見則生正思惟,有正思惟則生正語,有正語則生正業,有正業則生正命,有正命則生正精進,有正精進則生正念,有正念則生正定。」
如是可見,不論「四聖諦之智」是「明」,或是「正見」,「四聖諦之智」都不可能在「正定」之後。但是《相應部》又有「四聖諦之智」在「正定」之後的傳誦。見《相應部》『諦相應』1經:
《相應部》56.1 經:「諸比丘!定當修習!諸比丘!得定之比丘,了知如實。以何為了知如實耶?此為苦,了知如實;此為苦集,了知如實;此為苦滅,了知如實;此為順苦滅道,了知如實。」
如果全然的信受《相應部》當中的經說傳誦,請問:「四聖諦之智」是「明」?是「正見」?或是「正定」之後的體證?三種不相同次第的修證體證,怎麼全都是「四聖諦之智」?
如果要說:三種不相同次第的修證體證,全都是「四聖諦之智」。那麼請問「四聖諦之智」是「頓然成就」,或是「漸次成就」?若是有三種不相同次第的修證體證,修證成果應當是「次第成就」;若是三種不相同次第的修證,當中內容都是一樣,修證成果應當是「頓然成就」,實無有次第可說。如《相應部》『諦相應』30經:
《相應部》56.30 經:「諸比丘!見苦者,亦見苦集、亦見苦滅、亦見順苦滅道。見苦集者,亦見苦、亦見苦滅、亦見順苦滅道。見苦滅者,亦見苦、亦見苦集、亦見順苦滅道。見順苦滅道者,亦見苦、亦見苦集、亦見苦滅。」
《相應部》的傳誦,是有修行次第的傳誦,如《相應部》『道相應』1 經、『根相應』52 經,但又有「頓無次第」的說法,如『諦相應』30 經,或是在經篇當中形成「三種不相同修證次第的內容都是一樣」的混亂。
從以上引證的經文中,可以清楚的發現《相應部》當中的傳誦是駁雜不一致,並且相互矛盾與錯亂。這正是證明了部派傳誦不全然可信,必需加以考據古新差異,釐清部派傳誦當中的真偽虛實,學人才能面見真實的佛法。
如果根據南傳《中部》『大四十法經』與《相應阿含》785 經的共同傳誦來看,「四聖諦之智」是「明」,先有「明」攝導「出世間正見」,才較為可信。見《中部》(117)『大四十法經』、《相應阿含》785經:
《中部》117 經:「諸比丘!如何是方便及共資助聖正定?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諸比丘!由此等七支,可令資助其心一境性。」
《相應阿含》785 經:「何等為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是名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從以上引證的《相應部》經文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四聖諦之智」是「明」,而「明」先於「正見」與「正定」。試想:如果「四聖諦之智」是「正見」,「正見」怎麼會在「正定」之後?如果「四聖諦之智」在「正定」之後,又怎麼會是「正見」?
從前面經說的引證,可以得知:《相應部》的傳誦中,有著「次第成就」與「頓然成就」的兩種不同見解,而「頓然成就」的說法是自相矛盾,絕不可信。此外,「四聖諦之智」是「正見」與「正定之後」的說法,也是兩種完全不同且彼此衝突的道次第,都同樣的不可信。《相應部》的『諦相應』1,30經,還有『道相應』8經關於「正見」的說法,都是出自分別說部之部義揉雜的傳誦,不可信受。
據此可以得知,《相應部》『諦相應』1 經主張「得定之比丘,如實了知四諦」的說法,應當是企圖將《相應部》『諦相應』18 經傳誦的「四聖諦之智是明」,從修證次第的最先階段翻轉為最後的階段,使『諦相應』18 經變成合理化「無明最後斷」的「十結」論義。但是《相應部》『諦相應』1 經的「得定之比丘,如實了知四諦」,還有『道相應』8經的「四聖諦之智是正見」的說法,不僅是彼此矛盾、衝突,更無法契合其他經說共傳的「隨明有正見,有正見則生正思惟……乃次第生正定」的傳誦。此外,分別說部系《相應部》當中的「十結」傳誦,在阿難系《相應阿含》也是不存在的傳誦。
如是可見,《相應部》『諦相應』1 經的「得定之比丘,如實了知四諦」,還有『道相應』8 經的「四聖諦之智是正見」的說法,都是出自後世「十結」論義揉雜、增新的「部義經說」,不是真正的經說傳誦。
在古老的經法共說中,關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之修證道次第,當中的「明」、「正見」與「正定之後」,應當是甚麼內容?
若審視古老的『轉法輪經』,可以發現有關「四聖諦」的教導是分為「四聖諦三轉、十二行」。「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的「三轉」是 佛陀教導的修證道次第,並且在「三轉」的每一轉中,都有四行的修證內容。如是,四聖諦三轉即共有十二行,修證道次第的究竟成就即是解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見《相應阿含》379 經、《相應部》『諦相應』11經:
《相應阿含》379 經:「諸比丘!我於此四聖諦,三轉、十二行,不生眼、智、明、覺者,我終不得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為解脫,為出,為離,亦不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已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生眼、智、明、覺故,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得出,得脫,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相應部》56.11經:「諸比丘!我於四聖諦以如是三轉、十二行相之如實智見尚未達悉皆清淨時,諸比丘!我於天、魔、梵世、沙門、婆羅門、人、天眾生中,不被稱之為無上正等覺之現等覺。諸比丘!然而我於此四聖諦,如是三轉、十二行相之如實智見已達悉皆清淨故,諸比丘!我於天、魔、梵世、沙門、婆羅門、人、天眾生中,稱之為無上正等覺之現等覺。又,我智生與見,我心解脫不動,此為我最後之生,再不受後有。」
「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的三轉是修證道次第,如下:
(一)四聖諦第一轉、四行:如實知見「十二因緣生法、滅法(或稱為如實知五陰生法、滅法)」,此為如實知「苦諦、苦集諦、苦滅諦」,此是明、斷無明,得斷我見、斷常見。若已經如實知見「十二因緣生法、滅法」者,得如實知見「貪愛五陰是常、是我、是我所,則有五陰的繫縛,貪愛則有苦;若於五陰捨離是常、是我、是我所的貪愛,則能於五陰不生染著、不生繫縛,如是離貪愛則能滅苦」,如是「正見貪愛則有苦,正見離貪愛則能滅苦」,即能發現「滅苦的八正道」,此為如實知「苦滅道跡聖諦」,此為出世間的正見。見《相應阿含》749,379經、《相應部》『道相應』1經:
《相應阿含》749 經:「若起明為前相,生諸善法時,慚、愧隨生;慚愧生已,能生正見。」
《相應部》45.1 經:「諸比丘!以明為前,因生善法,隨生慚愧。諸比丘!隨明於有智者則生正見。」
《相應阿含》379 經:「此苦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此苦集,此苦滅,此苦滅道跡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四聖諦第一轉、四行,四行當中每一行生起的「眼、智、明、覺」是各不相同。
(二)四聖諦第二轉、四行:當已「正見貪愛則有苦,正見離貪愛則能滅苦」,已發現了「離貪、滅苦的八正道」。接著,聖弟子即可依據「四聖諦第一轉、四行」的如實知見,精進、不放逸的修證「離貪、滅苦的出世間八正道」,即謂:「苦諦的五陰繫縛苦,已知當出;貪愛則有苦的苦集諦,已知當斷;離貪愛則能滅苦的苦滅聖諦,已知當作證;離貪、滅苦的出世間八正道(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見《相應阿含》749,768,785,379 經、《相應部》『道相應』1經:
《相應阿含》785 經:「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是名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是名正志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是名正語是聖、出世間、……是名正業是聖、出世間、……是名正命是聖、出世間、……是名正精進是聖、出世間、……是名正念是聖、出世間……。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是名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相應阿含》768 經:「我為善知識故,令諸眾生修習正見,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乃至修正定,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
《相應阿含》749 經:「正見生已,起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次第而起。」
《相應部》45.1 經:「有正見則生正思惟,有正思惟則生正語,有正語則生正業,有正業則生正命,有正命則生正精進,有正精進則生正念,有正念則生正定。」
《相應阿含》379 經:「復次、苦聖諦,已知當出,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苦集聖諦,已知當斷,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此苦滅聖諦,已知當作證,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此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四聖諦第二轉、四行,四行當中每一行生起的「眼、智、明、覺」也是各不相同。
(三)四聖諦第三轉、四行:當已經見法的聖弟子,在「四聖諦第一轉、四行」的正覺、正見下,精進修證「離貪、滅苦之出世間八正道」,即可以「次第的修證成就出世間八正道」,最後成就正定。當已經成就正定,「離貪、滅苦之出世間八正道」得修證完成後,已經完成愚癡、貪欲、瞋恚的斷除,即得成就解脫、具足解脫知見,謂:「五陰繫縛苦的苦諦,已知已知出;貪愛則有苦的苦集諦,已知已斷出;離貪愛則能滅苦的苦滅聖諦,已知已作證出;離貪、滅苦的出世間八正道(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出」。見《相應阿含》749,379經、《相應部》『諦相應』11經:
《相應阿含》749 經:「正定起已,聖弟子得正解脫貪欲、瞋恚、愚癡;如是聖弟子得正解脫已,得正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相應阿含》379 經:「復次、比丘!此苦聖諦,已知已知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此苦集聖諦,已知已斷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滅聖諦,已知已作證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出,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相應部》56.11 經:「諸比丘!應對此苦聖諦偏知……乃至……已偏知,於先前未聞之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諸比丘!對此苦集聖諦應斷……乃至……已斷,於先前未聞之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諸比丘!對此苦滅聖諦應現證……乃至……已現證,於先前未聞之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諸比丘!對此順苦滅道聖諦應修習……乃至……已修習,於先前未聞之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
四聖諦第三轉、四行,四行當中每一行生起的「眼、智、明、覺」是各不相同。
此時,「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的修證道次第,已經次第的修證成就,完成五種修證:正覺、離貪、慈悲喜捨、解脫、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四聖諦」是有「三轉、十二行」,「明」與「正見八正道」的成就在「四聖諦第一轉、四行」;依照次第的修習「離貪八正道」而離貪,成就「正定」,是在「四聖諦第二轉、四行」;「離貪八正道」修習,已經「斷貪」,即成就解脫、具足解脫知見,是在「四聖諦第三轉、四行」。
某些學人望文解義、斷章取義的誤認為:「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的每一行都是「眼、智、明、覺」,是證明了「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的修證是「頓」,不是「漸」,也證明了「明」是「最後完成,無明最後斷」。孰不知這是自我矛盾的想法!
試問:如果修證次第是「頓」,何來「無明最後斷」?又如果是「無明最後斷」,何來修證次第是「頓」?「頓」與「無明最後斷」的說法,兩者是自相矛盾。
《相應部》『諦相應』11 經提出「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的修證,已經清楚說出修證是「有次第」。縱使是不依據古老的經說教導,而改為遵從後世學人寫出的論義來看,如《舍利弗阿毘曇論》提出「先斷身見(斷我見),最後斷無明」之「十結」的修斷次第,並且建立「四沙門果」的新說作為搭配「十結」的修斷次第,也是有著修證的次第。《相應部》『諦相應』30 經提出「見苦者,亦見苦集、亦見苦滅、亦見順苦滅道」的「頓」,已經明顯的與分別說部的經說與論義都不相合,是自相矛盾的部派經誦。
《舍利弗阿毘曇論》提出「十結」與「四沙門果」的論義,這些論義揉雜入分別說部傳誦的經說當中,發展為許多揉雜論義的部義經誦,造成後世學人在學習經法上的矛盾與困難。
後世學人無法克服學習經法的矛盾與困難,為了清楚了解修證的次第與方法,不得不藉助論師著作的論書來學習佛法,孰不知學習所得是論師的思想而不是佛說,自此轉為認同、支持違反佛說的「論義新說」。如是惡性的反覆循環,造成「異說者」排斥忠實學習正統經說佛法的學人。可悲!可嘆!
分別說部系自派主張的「十結」傳誦,是不合於古老經說。如「十結」的論義中,主張「先斷身見(斷我見),最後斷無明」。但是根據《相應部》『蘊相應』47 經的說法,是「離無明而生明」才能夠斷我見。見《相應部》『蘊相應』47經:
《相應部》22.47 經:「諸比丘!此處有無聞之凡夫,不見聖人…乃至…不順善知識之法,觀我是色,我以色有,我中有色,色中有我……觀受……想……行……識是我,我以識有,我中有識識中有我。有如是觀見,謂不離我。……然則,有聞之聖弟子斷無明而生明。彼人離無明而生明故,不思惟我,不思惟此是我,不思惟有,不思惟無,不思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想非非想。」
經說:「離無明而生明故,不思惟我,不思惟此是我」。這一修證次第的說法,在阿難系傳誦的《相應阿含》45 經中,也是如此的見解。見《相應阿含》45經:
《相應阿含》45 經:「如是比丘!有意界,法界,無明界。愚癡無聞凡夫,無明觸故,起有覺、無覺、有無覺;我勝覺、我等覺、我卑覺;我知、我見覺,如是知、如是見覺,皆由六觸入故。多聞聖弟子,於此六觸入處,捨離無明而生明,不生有覺、無覺、有無覺;勝覺、等覺、卑覺;我知、我見覺。」
如是可見,「捨離無明而生明,不生我知、我見覺」是古老經法共說。如實知因緣法,正見五陰是緣生法,如是才能斷除「我見」;無有不明見因緣法,不得明、斷無明,卻能夠斷「我見」的說法。見《相應阿含》296經:
《相應部》296 經:「多聞聖弟子,於此因緣法、緣生法,正智善見。……若沙門、婆羅門,起凡俗見所繫,謂說「我見」所繫,說「眾生見」所繫,說「壽命見」所繫,「忌諱吉慶見」所繫,爾時悉斷、悉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是名多聞聖弟子,於因緣法、緣生法,如實正知,善見,善覺,善修,善入。」
佛陀指出「不正觀因緣、不正見緣生法,不見聖人之法」則有「我見」、「常見」、「斷見」。若是「先觀因緣、正見緣生(見聖人之法)」而已經「得明、斷無明」後,再破除「我見」、「常見」、「斷見」。見《相應部》『蘊相應』81經:
《相應部》22.81經:「諸比丘!於此處有無聞凡夫,不見聖人,不知聖人之法,不順聖人之法,不見善知識……乃至……不隨善知識之法(此即不見五蘊集法、滅法之十二因緣),以見色為我。諸比丘!彼以見為行。……見受是我……見想是我……見行是我……見識是我……。諸比丘!彼以常見為行。……諸比丘!彼以斷見為行。……」
同等的傳誦,可見於《相應阿含》57 經,當中提到「無明觸生愛,緣愛起彼行」,這在十二因緣的憶誦口訣,又說是「六入緣觸,觸緣受(、想、行),受緣愛,愛緣取(後世用詞也說為「行」,即我見)」。見《相應阿含》57經:
《相應阿含》57 經:「若見我者,是名為行。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轉?無明觸生愛,緣愛起彼行。……彼愛受因……彼受觸因……彼觸六入處因……。彼六入處是緣起法,無常、有為(應譯有漏);彼觸、受、愛,行,亦是緣起法,無常、有為(應譯有漏)。」
分別說部《舍利弗阿毘曇論》的「十結」新說,提出「先斷身見,最後斷無明」的論義,違背了正統佛法的經說。由此可知,「明在於前」是《相應部》與《相應阿含》的古老經說共傳,必需先得明、斷無明,才能夠斷我見、斷常見、斷斷見。
分別說部傳誦的「十結」論義,除了「斷無明」、「斷我見(身見)」、「斷常見、斷斷見」之修證次第錯誤以外,提出修證最後階段斷除的「五上分結──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當中「斷慢」的修證次第也是錯誤。見《舍利弗阿毘曇論》卷十九1:
《舍利弗阿毘曇論》:「何謂五下分煩惱?身見、疑、戒盜、欲染、恚,是名五下分煩惱。何謂五上分煩惱?色染、無色染、無明、慢、掉,是名五上分煩惱。」
在分別說部系銅鍱部傳誦的《長部》,是將「慢」解說為「我勝慢、我等慢、我卑慢」的「三慢」。見《長部》(33)『等誦經(巴 Savgiti Sutta)』2:
《長部》33 經:「三慢:『我勝』慢、『我等』慢、『我卑』慢。」
然而,銅鍱部傳誦之《長部》『等誦經』提出「我勝、我等、我卑」的三種「慢」,在古老的經法中,「我勝、我等、我卑」是指「妄見」,絕不是「慢」,「慢」是分別說部自創的說法。見《相應阿含》45經:
《相應阿含》45 經:「愚癡無聞凡夫,無明觸故,起有覺、無覺、有無覺;我勝覺、我等覺、我卑覺;我知、我見覺,如是知、如是見覺,皆由六觸入故。多聞聖弟子,於此六觸入處,捨離無明而生明,不生有覺、無覺、有無覺;勝覺、等覺、卑覺;我知、我見覺。」
古老經文當中的「有覺、無覺」,是指「常見、斷見」;「我知、我見覺」即是「我見」,「我見」又被分別說部另說是「身見」;「我勝覺、我等覺、我卑覺」是「自他比較的認知」,這是根據某種取向為準,作為「自他比較」的依據,從而形成「勝覺、等覺、卑覺」的觀點、見解,這是與「我見」相關的「妄見」。「覺」在此經中的涵義,不是一般「醒悟度妄」的意思,而是「觀點、認知」的意涵。由於「有覺、無覺、有無覺;勝覺、等覺、卑覺;我知、我見覺」都是「妄見」,所以「如實見因緣、緣生法,捨離無明而生明」,即能夠斷除這些「妄見」。
但是分別說部傳誦的《舍利弗阿毘曇論》,是將「我勝、我等、我卑」的「妄見」,另外作出「慢」的新解及定義,並且認為在修證的最後階段才斷慢。見《舍利弗阿毘曇論》卷十九3:
《舍利弗阿毘曇論》:「何謂三勝?我慢、不如慢、增上慢,是名三勝。」
《舍利弗阿毘曇論》提出的三勝:我慢、不如慢、增上慢,我慢即是經說的「我等」,不如慢即「我卑」,增上慢是指「我勝」。因為「勝、等、卑」有比較的色彩,《舍利弗阿毘曇論》才說是「三勝」,並將「我勝、我等、我卑」轉變為「增上慢、我慢、不如慢」的說法。
如此一來,原本是「妄見」的「我勝、我等、我卑」,即在分別說部的部義中轉變為「慢」。後世,「不如慢」也被稱為「卑慢」。見說一切有部《薩婆多宗五事論》4:
「云何我慢?謂於五取蘊隨觀為我,或為我所。……云何增上慢?謂於未得上之殊勝,計已謂得上之殊勝,或未證觸亦未現前上之殊勝,計已證明。……云何卑慢?謂於多分殊勝計已少分下劣。」
分別說部《舍利弗阿毘曇論》不僅將「我勝、我等、我卑」另作「慢」的新解及定義,更提出「慢」是依「我見」為緣、為根,「斷我見」即能「斷慢」。見《相應部》『蘊相應』82 經、《相應阿含》『蘊相應』58經:
《相應部》22.82 經:「依如何知,如何見,於此有識之身及外之一切相中,無我心、我所心、慢隨眠耶?(佛言:)『比丘!無論彼是如何過去、未來、現在之色……對彼等一切之色以「彼非我物,我亦非彼,彼非我之我。」如是對彼以如實正慧作觀。彼如何之想……乃至……彼如何之行……乃至……彼是如何過去、未來、現在之識……對彼等一切之識,以「彼非我物,我亦非彼,彼非我之我。」……如是對彼以如實正慧觀察。比丘!依如是知、如是見,此有識之身及外之一切相中,無我心、我所心、慢隨眠。」
《相應阿含》58 經:「云何生我慢?佛告比丘:『愚癡無聞凡夫,於色見我、異我、相在,於受、想、行、識,見我、異我、相在:於此生我慢。』……云何得無我慢?佛告比丘:『多聞聖弟子,不於色見我、異我、相在,不於受、想,行、識,見我、異我、相在。』」
如何「斷慢」?提出「慢」之新說的分別說部,在《相應部》『蘊相應』82 經的經文中,是指出「斷身見」即能「斷慢」。如何「斷身見」?在《相應部》『蘊相應』82 經,還是指出「見聖人之法,知聖人之法(即見因緣法)」才能夠「斷身見」的經誦,而「斷身見」則能「斷慢」。見《相應部》『蘊相應』82經:
《相應部》22.82 經:「如何而不起有身見耶?(佛言:)『比丘!於此處有有聞之聖弟子,見聖人之法,知聖人之法,善順聖人之法,見善知識,知善知識之法,善順善知識法,不以色是我,我乃以色而有,我中有色、色中有我,不以受……想……行……識是我,我乃識有,我中有識,識中有我。比丘!如是而不起有身見。』」
因此,分別說部提出「先斷身見,最後斷無明」,這是錯誤的修證次第,又說「慢」是修證最後階段才斷除的「五上分結」之一,同樣是自派編纂的新義解,也是錯誤的修證次第。古說與新義共同揉雜的《相應部》,呈現出次第駁雜錯亂的問題。
如此可見,分別說部系自派部義傳誦的「十結」道次第,揉雜在自部的經說傳誦當中,是造成多大的自相矛盾!
佛陀教導的修證次第,絕不是「先斷身見,最後斷無明」,是「先見因緣得明、斷無明,最後斷貪愛、得解脫」。貪愛!有五陰(有身)集;斷貪愛!則五陰(有身)滅。見《相應部》『蘊相應』100,105經、《相應阿含》276,71經:
《相應部》22.100 經:「諸比丘!輪迴乃由無始來,眾生為無明所蓋,渴愛所繫,流轉輪迴而不知其前際。諸比丘!譬如狗堅固縛於繩,繫於杙柱,彼坐者,順杙柱而坐,臥者,順杙柱而臥。」
《相應部》22.105 經:「諸比丘!我為汝等說有身、有身之集、有身之滅、有順身滅之道,諦聽。諸比丘!以何為有身耶?名為五取蘊。以何為五耶?謂:色取蘊……乃至……識取蘊是。諸比丘!此名為有身。諸比丘!以何為有身之集耶?當來有之渴愛……乃至……諸比丘!此名為有身之集。諸比丘!以何為有身之滅耶?彼渴愛之無餘、斷……乃至……滅。諸比丘!此名為有身之滅。諸比丘!以何為有順身滅之道耶?即八支聖道是。謂:正見……乃至……正定。諸比丘!此名為有順身滅之道。」
《相應阿含》276 經:「眾生於無始生死,無明所蓋,愛結所繫,長夜輪迴生死,不知苦際。諸 比丘!譬如狗,繩繫著柱,結繫不斷故。順柱而轉, 若住、若臥,不離於柱。如是凡愚眾生,於色不離 貪欲,不離愛,不離念,不離渴,輪迴於色,隨色 轉,若住、若臥,不離於色。如是受、想、行、 識,隨受、想、行、識轉,若住、若臥,不離於 (受、想、行)識。
……如是比丘!凡愚眾生,不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於色不如實知故,樂著於色;樂著色故,復生未來諸色。如是凡愚,不如實知受……。想……。行……。識……。當生未來色、受、想、行、識故,於色不解脫,受、想、行、識不解脫,我說彼不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有多聞聖弟子,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故,不樂著於色;以不樂著故,不生未來色。如實知受……。想……。行……。(如實知)識,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故,不樂著於識;不樂著故,不生未來諸識。
strong>不樂著於色、受,想、行、識故,於色得解脫,受、想、行、識得解脫,我說彼等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相應阿含》71 經:「我今當說有身,有身集,有身滅,有身滅道跡。……云何有身?謂五受陰。云何為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是名有身。云何有身集?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著,是名有身集。云何有身滅?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著,無餘斷,吐、盡、離欲、滅,是名有身滅。云何有身滅道跡?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有身滅道跡。」
分別說部《舍利弗阿毘曇論》的論義,揉雜入分別說部的經說當中,使得古說與新義共同揉雜的《相應部》,還有其他的聖典傳誦,無不呈現出次第駁雜、錯亂的問題。日後,分別說部《舍利弗阿毘曇論》與分別說部的部義經誦,影響了阿難系僧團的學眾,造成阿難系的迦旃延尼子寫出違背古老經法的《發智論》,造成阿難系僧團分裂為重經法的雪山部、重論義的說一切有部。因此,說一切有部的經說傳誦,也如同分別說部系傳誦的經誦,有著次第駁雜、錯亂的問題。
部派誦本傳誦的經誦,當中具有古老的經法,也有部派傳誦的論義與思想,古說與新義的混雜是無法全然的信受、學習。若要探究佛陀的本教,必需依據不同部派誦本之間的對照,同時考據不同部派的發展與思想,再從中探求古老而純正的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