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後三世紀,提倡「緣起即空」的《般若經》,因為「唯破不立」的教說思惟,不合於「立破並立」的事實基礎,聲勢日漸沒落。此後,《般若經》的「空、無自性」思惟,改朝向「空性」、「空體」發展。公元後四世紀,「大乘菩薩道」的無著論師修正「唯破不立」的立論缺失,將《般若經》的「空、無自性」,改為常住的「圓成實性」,繼承《般若經》之「一切法如夢、如幻,虛妄不實」的主張,認為迷惑眾生不知一切虛妄不實,將賴緣而起(依他起)的「識知境界」予以「遍計所執」的以為實有諸法,但實是「虛妄」而「唯有識」罷了,如是發展出「唯識學」。公元後五大乘菩薩道的學說,從「圓成實性」再轉變發展成有情眾生常住本有的「如來藏」,而為眾生的「清淨真我」。世紀,大乘菩薩道之教說的推動者,據近代印順法師的研究所說:「大乘藏數多而量大,非一人一時出。其初為纂集,離「雜藏」而獨立者,時則佛元四世紀以降(公元前一世紀),時時而出;人則大眾及大陸分別說系之學者為之」(見印順《印度之佛教》p.184-3~7)。印順法師的研究是正確的,大乘菩薩道的形成,的確是出自建立部派菩薩道之優波離系僧團,也就是大眾部及分別說部的學者。
公元後五世紀末葉,北印罽賓的說一切有部傳承至師子,受到白匈奴王密希拉古拉(Mihirakula 或譯作摩醯邏矩羅、彌羅崛、寐吱曷羅俱邏)破滅於印度,法脈傳承從此斷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