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解脫戒」之前,必須先了解「解脫」的真正意思。
解脫於當前的苦,指解脫於此生當前的痛苦,讓你現在活著
五陰的繫縛,是怎麼繫縛呢?因貪愛而有繫縛,貪欲是結,
所謂的戒律,其目的是以解脫為本,佛陀的戒律稱「解脫戒
能夠幫助佛弟子解脫於當前的苦與五陰繫縛的教導是「四聖
用譬喻來解釋的話:如果環境是陽光,那麼四聖諦就是樹幹
太陽光是你現在環境的因緣,陽光一直不斷的在變化,就像
在任何的環境因緣底下,都要解決問題、開展人生、度越煩
所以戒律的真精神在哪裡?戒律的真精神就是依四聖諦的智
要了解「解脫戒」之前,必須先了解「解脫」的真正意思。
解脫於當前的苦,指解脫於此生當前的痛苦,讓你現在活著
五陰的繫縛,是怎麼繫縛呢?因貪愛而有繫縛,貪欲是結,
所謂的戒律,其目的是以解脫為本,佛陀的戒律稱「解脫戒
能夠幫助佛弟子解脫於當前的苦與五陰繫縛的教導是「四聖
用譬喻來解釋的話:如果環境是陽光,那麼四聖諦就是樹幹
太陽光是你現在環境的因緣,陽光一直不斷的在變化,就像
在任何的環境因緣底下,都要解決問題、開展人生、度越煩
所以戒律的真精神在哪裡?戒律的真精神就是依四聖諦的智
我們信仰一種宗教、一種學說、一種哲理,其實目的很簡單
譬如,有人總到一間廟,很虔誠地拜觀音,拜了三年,家裡
我們為什麼要拜觀音?我們祈求的內容,不都是為了一家老
事實上我們的重點都是在——生活。我們卻可能有很多的心
處理生活中的事,所指的並不是一般所講的——多賺點錢,
脫節現實人生的信仰,禁不起生活的考驗,現實人生的經歷
佛法其實不是教我們信哪一個佛,哪一個菩薩,那是信仰的
「解決問題、開展人生、度越煩惱」是每個人天天必須面對的課題。
以佛陀的緣起四諦,觀察自己身心與環境的反應,會發現現實是「過去的影響,現前身、語、意的影響,當前環境人、事、物影響」三種影響交織產生現前的事實。
因此,要消除問題產生的緣由,必須從問題產生的因緣中去發現,耕耘正向的因緣,消除負向的因緣,正見困難的生與滅,努力於解決困難之道,度越問題與煩惱,整個過程即是四聖諦三轉、十二行。
此外應遠離「神造」的宗教迷思,避開「業定」的宿命偏誤,務實、實際的解決生活困難,開展現實人生,朝向光明、解脫的美好人生,開創良善的家園與社會。
在佛教的定義裡,不是「想要」就叫做貪愛,貪愛只有一個很簡單的定義,就是「跟現實脫節」。舉例來說,今天吃火鍋,你面對的就是火鍋,但是你心裡卻想「我要吃佛跳牆,有干貝的那種!」這時候,你就叫做貪愛。
人們常犯了一個毛病,認為:現在沒有的就是最好的;現在有的都很普通。認為物以稀為貴,但其實很多是:「難得,但不可貴!」佛陀在世時,斥責苦行外道的人就是如此。苦行外道的人各個都難得、但各個都不可貴。不論是單手舉高十二年不放下、單腳獨立十八年,或是打坐十天動都不動,這些都無人能及、都很難得,但一點都不可貴。
貪愛來自於愚昧,搞不清楚什麼是有的,什麼是沒有的;什麼是必要的,什麼是不必要的;什麼是對現在實際有用,什麼只是對你現在的感覺有用。因為搞不清楚,所以追逐實際沒有的或實際沒用的,也因此叫做「因貪而生苦」。
「從無的心情,走向有的人間」這句話是說:有些人整天想那些沒有的,總是想著自己沒有什麼,整天抱怨不停,期待現在沒有的有一天能夠有。當你這麼期待的時候,現在的「有」在眼前你視若無睹,「沒有的」老是放在你的心裡,眼前有的都變成透明,你怎麼也看不見。所以你的幸福都在未來——你會幸福的,只是不知道哪一天才會來到。
你們要能明白:「有就好,不一定得要雙全!」人們常常是:有這個時,想著那個沒有;有那個時,想著這個沒有——你怎麼樣有,你都不會幸福!你之所以不幸福,不是你不幸福,是你的腦子不幸福,你的腦子拒絕幸福。要知道,你常常想那些沒有的,有的卻忽略漠視。有這種心態你很難幸福。
貪愛就是要那些不必要、沒有的,所以總是痛苦。你的注意力一直放在那些沒有的,即便你有很多你也是痛苦。如果你停止將注意力放在現在沒的,多去珍惜現在有的,不管你現在有多少,你都幸福。
佛教的「中道」並非儒家的中庸之道。佛教的「中道」分為「世間」與「出世間」的兩個層次:
一、世間的「中道」是指世間八正道,不是貪著於五種愛欲之放逸行為,也不是禁欲之苦行。世間八正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參見《相應部》SN56.11《轉法輪經》:
(一)於諸欲以愛欲貪著為事者,乃下劣、卑賤、凡夫之所行、非聖賢,乃無義相應;(二)以自之煩苦為事者,為苦,非聖賢,乃無義相應。諸比丘!如來捨此二邊,以中道現等覺。此為資於眼生、智生、寂靜、證智、等覺、涅槃。諸比丘!云何乃能如來於中道現等覺,資於眼生、智生、寂靜、證智、等覺、涅槃耶?乃八支聖道是。
二、出世間的「中道」是指「十二因緣觀」的智慧。依因緣的智慧,能遠離「有見(常見)」與「無見(斷見)」的兩種偏見(參見*1);並能明白人生的苦樂既非感受者自己造作而生,也非其他人造作而生(參見*2);最後,能了解身心既非「命與身為同」,也非「命與身為異」(參見*3)。
*1:《相應部》SN12.15:此世間非有、非無
……說「一切為有,」此乃一極端。說「一切為無,」此乃第二極端。迦旃延!如來離此等之兩端,而依中道說法。[……十二因緣觀……]
*2:《相應部》SN12.18:苦是自作、他作?
……如「受與感者是同一。」玷牟留!如汝先所云:「苦樂是自作,」我不如是言。如「受與感者是相異。」玷牟留!如受重壓者:「苦樂是他作。」我不如是言。玷牟留!離此等之兩極端,如來依中道說法。[……十二因緣觀……]
*3:《相應部》SN12.35:老死者誰?老死屬誰?
……比丘!有「命與身為同」之見,此非梵行住。比丘!有「命與身為異」之見,此非梵行住。比丘!離此等之兩邊,如來緣中說法,緣生而有老死。[……十二因緣觀……]
儒家的中庸之道則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見《中庸》第一章:「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者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一詞出自於《論語》〈雍也篇〉孔子:「中庸之謂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中道出自於 佛陀的教導,語意是指「觀世間集,知世間是緣生有,有而非虛無;觀世間滅,知世間緣生有、即可緣滅而滅,有而非恆有」。如是,依因緣的如實智慧,遠離「斷見」和「常見」的兩種偏見,是為「中道」。因此,「中道」指的是遠離偏執錯誤的因緣智慧,「中道禪」就是修十二因緣觀的禪法。
佛法的教導,不論是生命的正覺,或是依因緣正覺開啟的滅苦正道,都不離世間的真知灼見,也就是因緣、緣生的正覺、正見。因此,「中道禪」的大用,是依如實知見因緣、緣生的智慧,開啟導向離貪、慈悲、解脫、證菩提的人生正道,這即是中道禪的真義及大用。
「中道禪」的用處,是用在什麼地方呢?不是用在禪堂的禪修,而是用在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無論修身、齊家,或是治國、平天下,都是依著因緣觀為基礎來開展。「中道禪」即是因緣觀,目的是為了自利利人、利民利世,不是為了宗教的目的、或者只是在禪堂禪修而已!
卡提那節慶主要是讓在家信士在僧團密集用功三個月過後,得以親近出家人聞法得利。往往安居結束之後,僧團的僧眾已信者,信心堅固;未見法者,得以見法;已見法者,成就漏盡,這就是安居對僧團的幫助。
所以在安居結束後,讓在家信士親近、供養僧團,並且前來聞法,一起分享法的光明、法的利益。法的分享,即是與眾生分享學法的歡喜與利益,以及度苦的受用。所以親近僧團的目的,其實不只是為了供僧,因為供僧植福田只能算是最低的受用。
許多人會問,為什麼供僧有福田呢? 一般大眾或許會認為這可能是宗教師吸引人家供僧的一個手段,事實上並非如此。在世上,不僅供僧會有福田,只要是護持、供養對社會做出利益貢獻的人都有福田。因此,「福田」不僅只包含佛教的出家人,天主教的神父或者從事服務社會的人,我們護持他,諸位一樣有福田。
在還不瞭解佛法時就拒絕佛法,其實拒絕的是「佛法和佛教的社會印象」。佛法並非消極主義,但是一般佛教給社會大眾的印象,並不全是正面。中國佛教自信仰回教的明朝朱元璋為抵制佛教,施行了三項管制佛教發展的措施後,嚴重傷害佛教的正常發展,從此以後,中國佛教的發展遂長期的退步。
我們學習佛法的正確態度應該是積極、務實且穩健。舉例來說:傳統佛教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雖然這是現實,但是這不是重點,真正的意思是讓人認真在人生的過程,而不是專注在無有的「結果」。佛教不是讓人消極逃避,是引導人們把握人生的歲月,認真在生活的過程中,「結果」不是最主要的意義與價值。「生命短暫」的意義,不是讓人面對人生產生失落的心理,是引導人們思考如何珍惜生命,無憾、離憂的生活。
因此,學佛要趁早,早點明白人生的事實,可以讓我們的生命更有內涵。
首先,我們要先明白「佛法」和「佛教」是兩回事。佛法是來自於釋迦牟尼的思想,重視實證主義、理性。佛教則是佛法在經歷兩千多年不同地域、民族、時代、文化,各時期傳播發展過程中不斷演變的文化現象。
譬如:在不同地區傳播佛法,勢必要用當地能夠接受及明白的方式。雖然「鬼神」是有,但是一向不是 佛陀傳法的重點,在後世的佛教發展上,「鬼神」逐漸的發展為佛教傳教的主要內容之一。
雖然佛教雜糅許多其他的思想與儀軌,但佛教依然有其社會的意義與價值,這也是佛教長久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因素。
現今要引導知識份子學習佛法,應該有更妥善的方法,更為實際的方向,關於「玄奇鬼怪」的內容並不是一般人生活的需要,現代年輕人需要學習的是務實的佛法,這才是生命的要點。
一般人理解的善惡因果觀,大都是俗化的因果業報觀,那是信奉「過去決定現在」的宿命論點。
譬如:你遇到了一件好事,你會認為這是你的福分,是過往自己所修的成果。若是這樣想,我們會自負於不知的過往,可能不懂得珍惜和感恩現在遇到的好事。反面來說,當人們遇到困厄的逆境,不免覺得是自己的過往不當,業障是躲也躲不過,只有逆來順受。這樣錯誤的宿命觀完全不是佛教的因緣觀,只會讓人變得消極、無有積極的作為。
佛法強調「因緣」,是指「過去影響現在」,而不是「過去決定現在」,面對歷史的態度是動態的思考方式。歷史雖然不會改變,但是可以經由現前的努力,還有改善外在人事物的過程,而改變歷史對現前的影響。因此,正確的因緣觀會帶來積極、務實、智慧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