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 佛陀教導「一乘菩提道」
在 佛陀親說的經說當中,佛陀將如實正見「十二因緣」的禪觀方法──觀四念處集法與滅法,稱為「一乘道。」見《相應阿含》607,609經;《相應部》〈念相應〉1,42經:
《相應阿含》607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一乘道,淨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
《相應阿含》609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四念處集,四念處沒。諦聽,善思。何等為四念處集,四念處沒?食集則身集,食滅則身沒。如是隨集法觀身住,隨滅法觀身住,隨集、滅法觀身住,則無所依住,於諸世間永無所取。如是觸集則受集,觸滅則受沒。如是隨集法觀受住,隨滅法觀受住,隨集、滅法觀受住,則無所依住,於諸世間都無所取。名色集則心集,名色滅則心沒。隨集法觀心住,隨滅法觀心住,隨集、滅法觀心住,則無所依住,於諸世間則無所取。憶念集則法集,憶念滅則法沒。隨集法觀法住,隨滅法觀法住,隨集、滅法觀法住,則無所依住,於諸世間則無所取。是名四念處集,四念處沒。」
《相應部》47.42經:
「諸比丘!我說四念處之集起與滅壞,且諦聽。諸比丘!以何為身之集起耶?依食集起,而身集起;依食滅壞,而身滅壞。……依觸集起,而受集起;依觸滅壞,而受滅壞。……依名色集起,而心集起;依名色滅壞,而心滅壞。……依作意集起,而法集起;依作意滅壞,而法滅壞。」
《相應部》47.1經:
一 如是我聞。爾時,世尊住毘舍離國之菴羅園中。
二 於此,世尊告諸比丘曰:「諸比丘!」諸比丘應諾世尊曰:「大德!」世尊曰:
三 「諸比丘!有此一乘道,能使眾生清淨、超愁悲、滅苦憂、證得正理、現證涅槃,謂四念處。以何為四耶?
四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受觀受……於心觀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五 諸比丘!有此一乘道,能使眾生清淨、超愁悲、滅苦憂、證得正理、現證涅槃,謂四念處。」
六 世尊如是說已,彼諸比丘生喜悅,歡喜於世尊之所說。
在目前《相應阿含》609經與《相應部》〈念處相應〉42經的傳誦中,可以清楚的發現「名色集則心集,名色滅則心沒」的說法,也是受到《舍利弗阿毘曇論》提出之「識、意、心」等同的部義揉雜,古老經法原說應當是「名色集則識集,名色滅則識沒。」
說一切有部傳誦的漢譯《相應阿含》609經,關於「憶念集則法集,憶念滅則法沒」的「憶念」經文,不同於《相應部》的「(如理)作意」說法,經句的漢譯不是很好。經文的真正意思,應當是「憶念」佛陀的(因緣法)教導,「如理作意」的探究「法的集法、滅法。」關於「觀法的集、滅法」是指「觀老死苦的集法、滅法」,也即是「緣起法」,方法是要「如理作意」或「正觀」,也即是指「追根究柢的探查緣由」,絕不是只有「憶念」佛陀的教導而已。
除了「觀四念處集與滅」以外,「觀五陰集法與滅法」、「觀六觸入處集與滅」、「觀世間集與世間滅」、「觀有身集與有身滅」、「觀食之集與滅」、「觀老死集與老死滅」、「觀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觀四聖諦(初轉)的苦諦、苦集諦、苦滅諦」,都是修習「觀十二因緣集與滅」的各種不同說法。
佛陀教導「聽聞正法(即學因緣法)」後,應當探究「老病死如何起?」這稱為「如理作意」,也就是追根究底的探尋、觀察「老死的因緣。」依據「如理作意」為主軸,為了遠離老死的苦惱,修習「觀四念處集與滅」的念覺分,進而次第的開展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猗覺分、定覺分、捨覺分,即是 釋迦佛陀教導成就正覺(明)、離貪、慈悲喜捨、解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唯一、完整的禪修次第。見《相應阿含》810,727,743經;南傳《相應部》〈入出息相應〉13,14經、〈覺支相應〉8,13,20,54經:
《相應阿含》810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金剛跋求摩河側薩羅梨林中。 爾時、尊者阿難獨一靜處,思惟禪思,作如是念:頗有一法修習、多修習,令四法滿足;四法滿足已,七法滿足;七法滿足已,二法滿足。時尊者阿難從禪覺已,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一靜處,思惟禪思,作是念:頗有一法多修習已,令四法滿足,乃至二法滿足;我今問世尊:寧有一法多修習已,能令乃至二法滿足耶?」佛告阿難:「有一法,多修習已,乃至能令二法滿足。何等為一法?謂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能令四念處滿足。四念處滿足已,七覺分滿足。七覺分滿足已,明、解脫滿足。云何修安那般那念,四念處滿足?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如滅出息念學。 阿難!如是聖弟子,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若長、若短;一切身行覺知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身行休息入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入息念學,身行休息出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出息念學。聖弟子爾時身身觀念住,異於身者,彼亦如是隨身比思惟。 若有時,聖弟子喜覺知;樂覺知;心行覺知;心行息覺知入息念時,如心行息入息念學,心行息出息念時,如心行息出息念學。是聖弟子爾時受受觀念住,若復異受者,彼亦隨受比思惟。 有時聖弟子心覺知;心悅;心定;心解脫覺知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心解脫出息念時,如心解脫出息念學。是聖弟子爾時心心觀念住,若有異心者,彼亦隨心比思惟。 若聖弟子有時觀無常,斷,無欲,滅,如無常,斷,無欲,滅觀住學。是聖弟子爾時法法觀念住,異於法者,亦隨法比思惟。是名修安那般那念,滿足四念處。」 阿難白佛:「如是修習安那般那念令四念處滿足,云何修四念處令七覺分滿足?」佛告阿難:「若比丘身身觀念住,念住已繫念住不忘,爾時方便修念覺分;修念覺分已,念覺分滿足。念覺滿足已,於法選擇、思量,爾時方便修擇法覺分;修擇法覺分已,擇法覺分滿足。於法選擇、分別、思量已,得精勤方便,爾時方便修習精進覺分;修精進覺分已,精進覺分滿足。方便精進已,則心歡喜,爾時方便修喜覺分;修喜覺分已,喜覺分滿足。歡喜已,身、心猗息,爾時方便修猗覺分;修猗覺分已,猗覺分滿足。身心樂已,得三昧,爾時修定覺分;修定覺分已,定覺分滿足。定覺分滿足已,貪憂則滅,得平等捨,爾時方便修捨覺分;修捨覺分已,捨覺分滿足。受,心,法法念處,亦如是說。是名修四念處,滿足七覺分。」 阿難白佛:「是名修四念處滿足七覺分,云何修七覺分滿足明、解脫?」佛告阿難:「若比丘修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修念覺分已,滿足明、解脫。乃至修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如是修捨覺分已、明、解脫滿足。阿難!是名法法相類,法法相潤。如是十三法,一法為增上,一法為門,次第增進,修習滿足。」
《相應部》54.13經:
一~二 舍衛城……時,具壽阿難來至世尊住處。至已,敬禮世尊後,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阿難白世尊曰:
三 「大德!對一法修習、多修者,則四法圓滿;對四法修習、多修者,則七法圓滿;對七法修習、多修者,則二法有圓滿者耶?」「阿難!對一法修習、多修者,則四法圓滿;對四法修習、多修者,則七法圓滿;對七法修習、多修者,則二法有圓滿者。」
四 「大德!對何之一法修習、多修者,則四法圓滿;對四法修習、多修者,則七法圓滿;對七法修習、多修者,則二法圓滿耶?」「阿難!於入出息念定之一法修習、多修者,則四念處圓滿;對四念處修習、多修者,則七覺支圓滿;對七覺支修習、多修者,則明、解脫圓滿。」
五 「於入出息念定云何修習、云何多修者,則四念處圓滿耶?
六~一二 阿難!於此有比丘,往阿蘭若、往樹下、往空屋……乃至廣說……學「我觀定棄出思。」
一三 阿難!若比丘行長入息,知為「長入息」;行長出息,知為「長出息」……乃至……學「止身行入思」,學「止身行出息」,阿難!其時,比丘於身觀身,以熱誠、正知、正念,對世間之食憂調伏而住。何以故耶?
一四 阿難!我謂入出息為隨一之身。阿難!故其時於此比丘,於身觀身,以熱誠、正知、正念,對世間之貪憂調伏而住。
一五 阿難!若比丘學「覺喜入息」……覺樂……覺心行……學「止心行入息」,學「止心行出息」,阿難!其時,比丘於受觀受,以熱誠、正知、正念,對世間之貪憂調伏而住。何以故耶?
一六 阿難!我謂入出息善作意,為隨一之受。阿難!故其時於此比丘,於受觀受,以熱誠、正知、正念,對世間之貪憂調伏而住。
一七 阿難!若比丘學「覺心入息」…乃至…心歡喜……心入定……學「心解 脫之入息」,學「心解脫之出息」,阿難!其時,比丘於心觀心,以熱誠、正知、正念,對世間之貪憂調伏而住。何以故耶?
一八 阿難!我對忘念、不正知者,不說入出息念定之修習。阿難!故其時,比丘於心觀心,以熱誠、正知、正念,對世間之貪憂調伏而住。
一九 阿難!若比丘學「觀無常……觀離貪……觀滅盡……觀定棄入息」,學「觀定棄出息」,阿難!其時,比丘於諸法觀法,以熱誠、正知、正念,對世間之貪憂調伏而住,對貪憂之斷,以慧觀善予觀察。阿難!故其時,比丘於諸法觀法,以熱誠、正知、正念,對世間之貪憂調伏而住。
二0 阿難!於入出息念定,如是修習、如是多修者,則四念處圓滿。
二一 阿難!云何對四念處修習、多修者,則七覺支圓滿耶?
二二 阿難!比丘於身觀身、繫念住時,比丘之念不忘失。阿難!比丘繫念不忘失時,比丘得念覺支,修習念覺支,念覺支修習圓滿。如是正念而住,以慧對諸法決擇、伺察、觀察。
二三 阿難!比丘如是以正念而住,以慧對彼法決擇、伺察、觀察時,比丘得擇法覺支,修習擇法覺支,擇法覺支修習圓滿。以慧對彼法決擇、伺察、觀察,則得不退之精進。
二四 阿難!比丘以慧對彼法決擇、伺察、觀察,得不退之精進時,比丘得精進覺阿難!比丘發精進,得離財之喜時,比丘得喜覺支,修習喜覺支,喜覺支修習圓滿。意喜者,則身輕安而心經安。
二六 阿難!比丘意喜而身經安、心輕安時,比丘得輕安覺支,輕安覺支修習,輕安覺支修習圓滿。身經安則得樂、得心定。
二七 阿難!比丘身輕安得樂、得心定時,比丘得定覺支,對定覺支修習,定覺支修習圓滿。如是得心定,善予觀察。
二八 阿難!比丘如是得心定、善觀察時,比丘得捨覺支,對捨覺支修習,捨覺支修習圓滿。
二九 阿難!比丘於受……於心……於諸法觀法,繫念而住時,比丘之念不忘失。
三0 阿難!比丘繫念不忘失時,比丘得念覺支,對念覺支修習,念覺支修習圓滿。……(如初念處廣說)……如是得心定,善予觀察。
三一 阿難!比丘如是得心定、善觀察時,比丘得捨覺支,對捨覺支修習,捨覺支修習圓滿。
三二 阿難!對四念處如是修習、如是多修者,則七覺支圓滿。
三三 阿難!云何對七覺支修習、多修者明,則圓滿解脫耶?
三四 阿難!於此有比丘,依遠離、依離貪、依滅盡,於捨迴向於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之修習。
三五 阿難!對七覺支如是修習、如是多修者,則明、解脫圓滿也。」
《相應阿含》727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力士聚落人間遊行,於拘夷那竭城希連河中間住。
於聚落側,告尊者阿難:「令四重襞疊,敷世尊鬱多羅僧,我今背疾,欲小臥息。」尊者阿難即受教敕,四重襞疊敷鬱多羅僧已,白佛言:「世尊!已四重襞疊敷鬱多羅僧,唯世尊知時。」爾時、世尊厚襞僧伽梨枕頭,右脅而臥,足足相累,繫念明相,正念、正智,作起覺想。告尊者阿難:「汝說七覺分!」時尊者阿難即白佛言:「世尊!所謂念覺分,世尊自覺成等正覺說,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擇法、精進、喜、猗、定、捨覺分,世尊自覺成等正覺說,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佛告阿難:「汝說精進耶?」阿難白佛:「我說精進,世尊!說精進,善逝!」佛告阿難:「唯精進修習、多修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說是語已,正坐端身繫念。......
《相應部》46.8經:
一 一時,具壽優婆摩與具壽舍利弗,住於憍賞彌瞿師羅園。
二 時,具壽舍利弗於日暮時分,由宴默起,至具壽優波摩住處。至已,與具壽優波摩相交談慶慰、歡喜、感銘之言後,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舍利弗,言於具壽優波摩曰:
三 「友優波摩!比丘應知「於內如理作意,如是善升起七覺支者,則資於樂住」耶?」
四 「友舍利弗!比丘應知「於內如理作意,如是善升起此七覺支,以資於樂住。」 友!比丘若發念覺支,則知:「我心善解脫。我善永斷惛眠、我善調伏掉悔,我發精進、為求、作意、不退縮」……[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友!比丘若發捨覺支者,則知:「我心善解脫、我善永斷惛眠、我善調伏掉悔,我發精進、希求、作意、不退縮。」友舍利弗!比丘應如是知:「於內如理作意,如是善造作此七覺支,則資於樂住。」
《相應部》46.13經:
二 「諸比丘!日輪上昇時之先驅、前相者,即是明相出。諸比丘!如是比丘,生起七覺支時之先驅、前相者,為如理作意1。諸比丘!於如理作意具足之比丘,以期修習七覺支、多修七覺支。
三 諸比丘!如理作意具足之比丘,云何修習七覺支、多修七覺支耶?諸比丘!於此有比丘,依遠離、依離貪、依滅盡,迴向於捨,以修習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依遠離、依離貪、依滅盡,迴向於捨,以修習捨覺支。諸比丘!如是如理作意具足之比丘,修習七覺支、多修七覺支。」
《相應部》46.20經:
二 「諸比丘!修習、多修七覺支者,則資於一向厭患、離貪、滅盡、寂止、證知、等覺、涅槃。以何為七耶?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是。諸比丘!若修習、多修此七覺支者,則資於一向厭患、離貪、滅盡、寂止、證知、等覺、涅槃。」
《相應阿含》743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釋氏黃枕邑。 時眾多比丘,晨朝著衣持缽,入黃枕邑乞食。時眾多比丘作是念:今日太早,乞食時未至,我等可過外道精舍。爾時、眾多比丘即入外道精舍,與諸外道出家共相問訊慰勞已,於一面坐。諸外道出家言:「沙門瞿曇為諸弟子說如是法:不斷五蓋,惱心,慧力羸,為障礙分,不趣涅槃。善攝其心,住四念處,心與慈俱,無怨、無嫉、亦無瞋恚,廣大無量,善修充滿;四方、四維、上下,一切世間,心與慈俱,無怨、無嫉、亦無瞋恚,廣大無量善修習充滿。如是修習悲,喜,捨心俱,亦如是說。我等亦復為諸弟子作如是說,我等與彼沙門瞿曇,有何等異,所謂俱能說法!」 時眾多比丘聞諸外道出家所說,心不喜悅,默然不呵,從座起去。入黃枕邑乞食已,還精舍,舉衣缽,洗足已,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以彼外道出家所說,廣白世尊。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彼外道出家所說,汝等應問:修習慈心,為何所勝?修習悲、喜、捨心,為何所勝?如是問時,彼諸外道出家,心則駭散,或說外異事,或瞋慢、毀呰,違背不忍,或默然萎熟低頭,失辯思惟而住。所以者何?我不見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聞我所說隨順樂者,唯除如來及聲聞眾者。比丘!心與慈俱,多修習,於淨最勝;悲心修習、多修習,空入處最勝;喜心修習、多修習,識入處最勝;捨心修習、多修習,無所有入處最勝。」
《相應部》46.54經:
一 一時,世尊住於拘利國之一名日黃枕邑之拘利村。
二 時,有眾多之比丘,晨早時分,著下衣、持衣、缽,入黃枕邑乞食。
三 時,彼諸比丘生思念:「行至黃枕邑乞食,為時尚早,我等可往異學修行者之園。」
四 時,彼諸比丘,至異學修行者之園。至已,與彼異學修行者,互相交談慶慰、歡喜、感銘之語後,坐於一面。彼異學修行者,言坐於一面之諸比丘曰:
五 「友等!沙門瞿曇為弟子如是說法曰:「諸比丘!汝等欲斷心之隨煩惱--使慧羸弱、及斷五蓋,應以慈俱行之心徧滿一方而住、第二、第三、第四亦如是;如是對上下傍邊所有一切世間,皆以慈俱行之廣大、無量、無怨、無瞋之心徧滿而住。以悲俱行之心徧滿一力而住、第二、第三、第四、亦如是;如是對上下傍邊所有一切世間,以悲俱行之廣大、無量、無怨、無瞋之心徧滿而住。以喜俱行之心,徧滿一方而住、第二、第三、第四亦如是;如是對上下傍所有一切世間,以喜俱行之廣大、無量、無怨、無瞋之心,徧滿而住。以捨俱行之心徧滿一方而住、第二、第三、第四亦如是;如是對上下傍邊所有一切世間,以捨俱行之廣大、無量、無怨、無瞋之心徧滿而住。」
六 友等!我等亦為弟子作如是說法云:「友等!汝等欲斷心之隨煩惱--使慧羸弱、及斷五蓋,應以慈俱行之心徧滿一方而住…乃至…以悲俱行之心……以喜俱行之心……以捨俱行之心徧滿一方而住、第二、第三、第四亦如是;如是對上下傍邊所有一切世間,以捨俱行之廣大、無量、無怨、無瞋之心徧滿而住。」
七 友等!於此,沙門瞿曇與我等之說法與說法、教誡與教誡,有何之差別、何之特相、何之殊異耶?」時,彼諸比丘對異學修行者之所說,不生歡喜、不予呵責。不歡喜、不呵責,從座起而離去,曰:「我等唯於世尊之處,如此所說之義。」
八 時,彼諸比丘行至黃枕邑乞食,食後由乞食歸,詣世尊住處。詣已,禮敬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彼諸比丘,白世尊曰:
九 「大德!於此我等於晨早時分,著下衣、持衣、缽,入黃枕邑乞食。大德!其時,我等生斯思念:「至黃枕邑乞食,為時尚早,我等可往異學修行者之園。」大德!時,我等去至異學修行者之園。至已,與彼學異修行者,互相交談慶慰、歡喜、感銘之語後,坐於一面。大德!彼異學修行者,言坐於一面之我等曰:友等!沙門瞿曇為弟子作如是說法云:「諸比丘!汝等欲斷心之隨煩惱」」使慧羸弱、及斷除五蓋,應以慈俱行之心徧滿一方而住…乃至…以悲俱行之心……以喜俱行之心……以捨俱行之心徧滿一方而住、第二、第三、第四亦如是;如是上下傍邊所有一切世間,以捨俱行之廣大、無量、無怨、無瞋之心徧滿而住。」友等!我等亦為弟子作如是說法云:「友等!汝等欲斷心之隨煩惱」」使慧羸弱、及斷除五蓋,應以慈俱行之心徧滿一方而住…乃至…以悲俱行之心……以喜俱行之心……以捨俱行之心徧滿一方而住、第二、第三、第四亦如是:如是對上下傍邊所有一切世間,以捨俱行之廣大、無量、無怨、無瞋之心徧滿而住。」友等!於此,沙門瞿曇與我等之說法與說法、教誡與教誡,有何之差別、何之特相、何之殊異耶?」大德!時,我等對彼異學修行者之所說,不生歡喜、不予呵責。不歡喜、不呵責,即從座起而離去,曰:「我等唯於世尊之處,如此所說義。」
一0 「諸比丘!異學修行者若如是說,則宜作如是言:「友等!云何修習慈心解脫?若修習者,則趣於何、以何為最勝、以何為果、究竟於何耶?友等!云何修習悲心解脫?若修習者,則趣於何、以何為最勝、以何為果、究竟於何耶?友等!云何修習喜心解脫?若修習者,則趣於何、以何為最勝、以何為果、究竟於何耶?友等!云何修習捨心解脫?若修習者,則趣於何、以何為最勝、以何為果、究竟於何耶?」諸比丘!如是問之,異學修行者,將困惑不能作答。
一一 何以故?諸比丘!此非其境界。諸比丘!我於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未見對於此問,能生作答之心者,但除如來與如來之弟子有聞者。
一二 諸比丘!云何修習慈心解脫?若修習者,則趣於何、以何為最勝、以何為果、究竟於何耶?諸比丘!於此有比丘,依遠離、依離貪、依滅盡,迴向於捨,以修習慈俱行之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修習慈俱行之捨覺支。彼若欲於非違逆,以違逆想而住者,則以違逆想而住。若欲於違逆,以非違逆想而住者,則以非違逆想而住。若欲於非違逆與違逆,以違逆想而住者,則以違逆想而住。若欲於違逆與非違逆,以非違逆想而住者,則以非違逆想而住。若欲俱遮非違逆與違逆,以捨正念、正知而住者,則住於捨正念、正知或具足清淨解脫而住。諸比丘!慈心解脫,是以清淨為其最勝,此比丘未通達更上解脫,而有此之慧。
一三 諸比丘!云何修習悲心解脫?若修習者,則趣於何、以何為最勝、以何為果、究竟於何耶?諸比丘!於此有比丘,依遠離、依離貪、依滅盡,迴向於捨,以修習悲俱行之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以修習悲俱行之捨覺支。彼若欲於非違逆,以違逆想而住者,則以違逆想而住……乃至……若欲俱遮非違逆與違逆,以捨正念、正知而住者,則住於捨正念、正知、或徧超色想,由滅有對想,不作意種種想,則虛空為無邊,俱足虛空無邊處而住。諸比丘!悲心解脫,是以虛空無邊處為其最勝,此比丘未通達更上解脫,而有此之慧。
一四 諸比丘!云何修習喜心解脫?若修習者,則趣於何、以何為最勝、以何為果、究竟於何耶?諸比丘!於此有比丘,依遠離、依離貪、依滅盡,迴向於捨,以修習喜俱行之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修習喜俱行之捨覺支。彼若欲於非違逆,以違逆想而住者,則以違逆想而住……乃至……若欲俱遮非違逆與違逆,以捨正念、正知而住者,則以捨正念、正知而住,或徧超虛空無邊處,為識無邊,具足識無邊處而住。諸比丘!喜心解脫是以識無邊處為其最勝,此比丘未通達更上解脫,而有此之慧。
一五 諸比丘!云何修習捨心解脫?若修習者,則趣於何、以何為最勝、以何為果、究竟於何耶?諸比丘!於此有比丘,依遠離、依離貪、依滅盡,迴向於捨,以修習捨俱行之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依遠離、依離貪、依滅盡,迴向於捨,以修習捨俱行之捨覺支。彼若欲於非違逆,以違逆想而住者,則以違逆想而住。若欲於違逆,以非違逆想而住者,則以非違逆想而住。若欲於非違逆與違逆,以違逆想而住者,則以違逆想而住。若欲於違逆與非違逆,以非違逆想而住者,則以非違逆想而住。若欲俱遮非違逆與違逆,以捨正念、正知而住者,則以捨正念、正知而住。或徧超識無邊處,為無所有,具足無所有處而住。諸比丘!捨心解脫是以無所有處為其最勝,此比丘未通達更上解脫,而有此之慧。」
因此,由如實觀察「十二因緣」、如實正見「十二因緣」的念覺分為前導,次第的修證具足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猗覺分、定覺分、捨覺分。修七覺分的過程,也是漸次的成就「四聖諦三轉、十二行」,達成解脫、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 佛陀、聲聞弟子共行無異的「一乘道。」見《相應阿含》733,435經:
《相應阿含》733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謂覺分,世尊!云何為覺分?」佛告比丘;「所謂覺分者,謂七道品法。然諸比丘七覺分,漸次而起,修習滿足。」異比丘白佛:「世尊!云何覺分漸次而起,修習滿足?」佛告比丘:「若比丘內身身觀住,彼內身身觀住時,攝心繫念不忘,彼當爾時念覺分方便修習,方便修習念覺分已,修習滿足。滿足念覺分已,於法選擇、分別、思量,當於爾時修擇法覺分方便,修方便已,修習滿足。如是乃至捨覺分修習滿足。如內身身觀念住;如是外身;內外身;受;心;法法觀念住,當於爾時專心繫念不忘;乃至捨覺分亦如是說。如是住者,漸次覺分起,漸次起已,修習滿足。」
《相應阿含》435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衹樹給孤獨園。
時須達長者往詣佛所,稽首佛足,於一面坐。白佛言:「世尊!此四聖諦,為漸次無間等?為一頓無間等?」佛告長者:「此四聖諦,漸次無間(等),非頓無間等。」佛告長者:「若有說言:於苦聖諦未無間等,而於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此說不應。所以者何?若於苦聖諦未無間等,而欲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無有是處。猶如有人,兩細樹葉連合為器,盛水持行,無有是處。如是於苦聖諦未無間等,而欲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無有是處。譬如有人,取蓮華葉連合為器,盛水遊行,斯有是處。如是長者!於苦聖諦無間等已,而欲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斯有是處。是故長者!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如是次第的修習七覺分,次第成就「四聖諦三轉、十二行」,即能具足正覺、離貪、慈悲喜捨、解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一修證次第及成就,是「無師自覺」的 佛陀,或是「聞法正覺」的聲聞聖弟子,都同樣而無差別,所以稱為「一乘道」,也就是正向、等向於解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一乘菩提道。」見《相應阿含》75經:
《相應阿含》75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何等為五?謂色受陰,比丘於色厭,離欲,滅,不起,解脫,是名如來、應、等正覺。如是受、想、行、識厭,離欲,滅,不起,解脫,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比丘!亦於色厭,離欲,滅,名阿羅漢(慧解脫?2)。如是受、想、行、識厭,離欲,滅,名阿羅漢(慧解脫?)。
比丘!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有何差別?」比丘白佛:「如來為法根,為法眼,為法依,唯願世尊為諸比丘廣說此義!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如來、應、等正覺,未曾聞法能自覺法,通達無上菩提;於未來世開覺聲聞而為說法,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八道。比丘!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未得而得,未利而利,知道,分別道,說道,通道,復能成就諸聲聞,教授教誡;如是說正順欣樂善法,是名如來、(阿)羅漢差別。」
此外,本經在提問時,是問佛陀與阿羅漢慧解脫的差別,但在答覆問題卻是說如來、阿羅漢差別。因此,提問時,問佛陀與阿羅漢慧解脫的差別,經句當中的「慧解脫」也有可能是出自「後世的增添。」
- 1. 「如理作意」意為「向生起之因緣,探究、觀察其根緣。」《雜阿含》譯為「內正思惟」。
- 2. 參《雜阿含》855、257、710經:見四聖諦、斷無明者是慧解脫,此即是須陀洹的證量。由於斷無明者,正知五蘊無常、苦,而於五蘊生厭、離欲,故於五蘊不妄取是我、我所,此即「行滅」,亦令「識不住於名色之緣」,則無有未來世六入生,如是得於五蘊滅盡、不起、解脫,而離貪欲、心解脫者,才是阿羅漢。由於 佛陀及阿羅漢在五蘊離欲、解脫上,是等同一致,所以問 佛陀與阿羅漢慧解脫的差別為何?這是指 佛陀與阿羅漢在見四聖諦、斷無明上,也就是在正覺上, 佛陀與阿羅漢有何差別?所以 佛陀說兩者的差別,佛陀是「未曾聞法,能自覺法」,而阿羅漢是「受教而覺。」因此,阿羅漢慧解脫是指「阿羅漢之正覺」,不是單指阿羅漢,慧解脫是指見四聖諦、斷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