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正覺後2456年/西元2024年

於五陰愛喜者 則於苦愛喜

節錄自 隨佛法師之《相應菩提道次第》
第四章 「老病死」之緣由與滅盡 第二節 明、無明
第二品 如實知集、味、患、離之次第
第四目 如實知「知患」:貪愛五蘊,則繫縛於苦

1-4-2-2.4.4若於五蘊住味觀者生愛喜,則於苦生愛喜,此為苦蘊之集;於五蘊住患觀者,則愛滅,此為苦蘊之滅。

SĀ7大正藏《雜阿含》7經;S22.29《相應部》蘊相應29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愛喜者,則於苦愛喜;於苦愛喜者,則於苦不得解脫。如是受、想、行、識愛喜者,則愛喜苦;愛喜苦者,則於苦不得解脫。諸比丘!於色不愛喜者,則不喜於苦;不喜於苦者,則於苦得解脫。如是受、想、行、識不愛喜者,則不喜於苦;不喜於苦者,則於苦得解脫」。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KijXpnqrT.png

古老經說~大正藏《雜阿含》7經 白話摘要

台灣 編輯組

我曾經親耳聽 佛陀這麼說的:有段時間, 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當時,佛陀對在場比丘開示:「對於六根六境產生喜愛,則是對苦產生喜愛;若對苦喜愛,則不可能脫離於苦。同樣的,對於情感的感受,記憶、聯想、比對,及意志決定的行為和感官覺知產生喜愛,則是對苦產生喜愛;若對苦喜愛,則不可能脫離於苦。

各位比丘!對於六根六境不喜愛,則是對苦不喜愛;若對苦不喜愛,則能脫離於苦。同樣的,對於情感的感受,記憶、聯想、比對,及意志決定的行為和感官覺知不喜愛,則是對苦不喜愛;若對苦不喜愛,則能脫離於苦。

此時,比丘們聽聞 佛陀的教導,恭敬歡喜的依法修行。

KijXpnqrT.png

古老經說 大正藏《雜阿含》7經讀後感言

台灣 法源

這篇經文,自己在很早以前看到時,還很難體會佛陀為什麼這麼說。為什麼對色喜愛,就是對苦喜愛?難道喜歡某個東西就是喜歡苦?

經過大師父教導因緣觀之後,親自觀察身心和物質實況,發現我所喜愛的並不是某個東西,而是感官和某個東西正在相互影響的情況下所產生的感覺。而且這些感覺在發生的同時,感官接觸東西受影響而改變,某個喜愛的東西也因接觸感官受影響而改變。嚴格的說,就是想得到的那個東西根本不可能被得到,改變之後就不可能和原本一模一樣。同樣的,心理性的感受、記憶、想法、意志的決斷,都是在影響中呈現,也同時在影響中改變。

而喜愛,就是錯將曾經歷、相似的感官經驗,當成相同的感官經驗,並希望能再經驗一次的期待,甚至是期盼能保有正在經驗中的感覺。這無非是在追逐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雖然心理以為這會發生,而將感官和相似於印象中所喜愛之事物,一直糾結在一起的結。

如此一來,只能一直經歷想得到、想保有,卻一直得不到、保持不了的焦慮、心裡空虛感和饑渴。這就是不斷的渴求,不斷的努力,卻又不斷的失望、不斷的辛勞的過程佛陀發現了:對事物、心理性的感受、記憶、想法、意志的決斷和感官覺知,只要不去喜愛和期待,則不會一直糾結於想像之中,不會追逐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從而不必歷經失望和心理的辛勞疲憊,如此則不苦。

許多人看到這裡,可能會覺得 佛陀看到的現實好消極、好沒動力和意義,有此想法肯定對現實只看了一半。因為 佛陀說要精進,是依於現實而精進,正因為了解現實無法暫存和保有,所以明白不能對其保有幻想和期待,同時也明白只要在當前努力,就會發生影響造成改變。大師父曾教導我們無法暫存和保有的另一個層面的意思,就是當前時時刻刻都是全新的,事事物物是新的局面,心理情感是新的、覺知是新的,總的說整個自己和環境都是新的,這才是現實的另一面相。故除了不喜愛、不愛樂來避免無謂的苦;同時也努力地改變當前,做現在應該作的事,改變和解決現在生活現況的問題,隨時面對全新的挑戰。這樣的人生態度豐富而有趣,不會糾結而僵死在想像之中。

想像、期待和喜愛,是僵化於過去的經驗,反而是死板而消極的,只會不合於現實而痛苦;看清因緣真相,不貪著喜愛於過去的經驗,精進於當前,才是勇健的人生態度,才能真正的離苦。這才是 佛陀要教導我們成功的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