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普羅瓦佛陀舍利發掘國際學術交流會,印證 釋迦佛陀真身舍利、法身舍利齊聚臺灣!
2018年4月6日下午,探討「比普羅瓦佛陀舍利發掘之文化意義—實證人文與理想信仰之交錯」的國際學術交流會,在國立臺灣大學凝態科學研究中心國際會議廳舉行。以1898年威廉·克拉斯頓·佩沛(William Claxton Peppe) 在北印度比普羅瓦(Piprahwa)地區考古挖掘出來的重要文物,包括諸多做工精緻的阿育王珠寶與刻有銘文的舍利罐及內在的骨塊為主要討論核心。
主辦單位中華原始佛教會、協辦單位原始佛教中道僧團及國立臺灣大學中道青年社,特別邀請德國著名考古學家、古印度語言學家哈利福克博士(Dr.Harry Falk)、復旦大學哲學院Eberhard Guhe教授,以及來自哲學、語言學、宗教、考古等領域的多位知名學者參加,從學術研究的角度探討比普羅瓦佛陀舍利的挖掘確證過程、歷史價值與人文意義。
學術交流會在「迎奉 釋迦佛陀真身舍利入臺永住大典」前夕舉行,吸引了一百多位觀眾到場參與討論。會中探討比普羅瓦佛陀舍利如何發掘、確證、有何特殊性,以及入臺後會為佛教信仰和對華人社會產生何種影響等核心論題,賦予了研討會高度的學術價值和強烈的現實意義。
本次會議由馬來西亞大學中文系鄭庭河博士主持。第一位演講人Harry Falk博士是比普羅瓦佛陀舍利的確證者之一,他認為比普羅瓦佛陀舍利的重要性及特殊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這是迄今為止發現數量最多、安放在佛陀出生地、由釋迦族世代守護的佛陀真身舍利;二是這份舍利本身就是歷史的縮影,對研究佛教歷史具有重要價值,同期出土的珠寶和上面的銘文對研究古印度歷史也具有重大幫助;三是這份舍利本身也是國際交流的證據,是印度、泰國、錫蘭等不同國家的佛教交流的共同見證。
Eberhard Guhe是研究佛教哲學與倫理學的專家、維也納大學博士,他從另一個角度探討佛陀舍利對佛教發展的影響。Guhe博士從佛教的遺骨崇拜與「無我」這一看似存在矛盾的悖論出發,引用佛經原典說明佛陀提及的「無我」並非指沒有實體的「我」,而是「五蘊並不等於我」,既不能永恆、也不為我所掌控,錯把五蘊當成「我」才是痛苦的來源。佛陀舍利與「無我」觀念並不矛盾,反而能為理解佛陀思想提供實證。
臺灣大學哲學系的賴賢宗博士認為佛陀舍利同時具有「物質基礎」與「形上內涵」兩方面的意義,研究佛陀舍利的方法論應兼具「回歸說」和「演化說」,而佛陀真身舍利永住華人世界,將使佛教推向具有實證精神、以人為本的「人間佛教」。
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獻處研究員劉國威博士也認同舍利入臺不僅能滿足學者考證興趣,建立佛塔、崇拜佛陀舍利也能凝聚信徒與信仰的核心,對於臺灣佛教發展具有長遠影響。
復旦大學甘地與印度研究中心主任劉震博士,提醒研究者不可忽視古印度吠陀時期對佛教的影響。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劉宇光博士認為佛教目前存在精英知識與民眾信仰之間的斷裂,隨佛禪師對於原始佛法的還原能彌合此一鴻溝。
比普羅瓦佛陀舍利發掘與永住臺灣,向世人證明 釋迦佛陀是真實的人間智者,不是神秘的神。於此同時,佛陀所教授之「十二因緣法」歷經兩百多年、數代人的不懈努力,終於在隨佛禪師手中重新顯現於人間,破除佛教為迷信的說法,再次體現佛教的實證人本精神。釋迦佛陀的真身舍利和法身舍利在佛陀入滅後兩千多年後同時齊聚臺灣,是佛教之幸,是華人社會之幸,更是實證人文與理想信仰融合的最好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