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中,“前因後果”的認知模式會陷入兩個死胡同:
- 由於必須回溯到無始的過去,便牽扯到所謂法界無邊,對解決當前的問題反而不知如何下手。
- 在“前因復前因”的思惟模式下,開始自我否定,然後給一個設限,不再往前尋。就從此開始,定出一個第一因。第一因有兩種形態:向外——神;向內——常樂我淨的本體。
佛法對現實的認知——因緣生:
- 十二因緣講了三種緣起:生老病死的緣起;身心的緣起;迷惑、貪愛、身心束縛、苦的緣起。
- 佛法如何看待“現在”:
- 佛法認為現在的發生,由三個要素關聯影響而形成——過去、現在個人的身口意、外在的人事物。
- 過去是影響,但不決定現在,所以不是“宿命論”;現在個人身口意是影響,但不決定現在,所以不是“自生”;現在個人以外的環境影響現在,但不決定現在,所以不是“他生”;但也不是這三者共同決定現在,所以也不是“共生”。
- 緣生法本身就是多面性。
- 記憶也是在現在。
緣生是在當前影響中呈現。實際禪觀,在根、境為緣的當下作為禪觀的入處,六入處的每入處都有五陰的緣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