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老指出:無論是經師傳承的《相應阿含》或是律師傳承的《相應部》,都有很多經文提到「斷貪欲,得心解脫」成就阿羅漢。菩提道的修證次第是:得明,斷無明,斷妄見(我見、常見、斷見),乃至離貪、漏盡解脫。
從無常入手修行,沒辦法斷常見,因為沒有說出事實。需要從明見因緣、緣生來顯正,才可以破邪,來破除觀念中的“常、樂、我、淨”。
對於因緣法如實知就是正念,由此就明白五陰是緣生法、故而無常、苦、非我、非我所,進而知道對於緣生的五陰應該依遠離、依離貪,依滅盡、向於捨的正智—四聖諦第一轉。
離貪不只是厭離,也要修不厭離。佛陀要我們捨棄的不是六境(色聲香味觸法),而是捨棄對於六境(色聲香味觸法)所生起的貪欲,捨離的是貪欲,而不是六境;捨離的是對六境的厭棄,而不是厭棄六境。由於迷惑與妄見,使得我們對於“常、樂、我、淨”有貪愛、有厭棄,要捨棄的是這些妄見(我見、常見、斷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