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越走越不順,越走路越窄!大概是下列幾個因素造成的:
無論是出於精神創傷或缺乏自信的原因,不敢面對社會挑戰,努力奮進。或者,由於心理障礙或家境優渥的因素,懶得努力、懶得奮進。以上情況的原因是各有不同,但在生活的表現上,主要的表現是不用心、不認真,以及逃避各種勞煩,故可歸為「懶惰」。「懶惰」是人類社會普遍拒絕的生活狀態,也是使人生逐漸匱乏的首要因素。
人生過得不太好的人,多數具有共同的一項特色——孤獨,意指孤單、無親友關注的生活。或許出於個性與習慣問題,或是心理問題,不喜與他人一起生活,甚至是無法與他人有著良好的相處品質,導致孤獨的生活。或者,親人不在世,自己依然單身未婚;或者,親人發生某種事況的影響,造成孤獨的生活。長期性孤單、無親友關注的生活,容易導致失意、沮喪、意興闌珊型的懶惰。
長期孤單而缺乏關注的生活,逐漸會使自己生活過得意興闌珊,生活沒有重點、目標、無聊、空虛,引發失意、沮喪,隨後便促成了懶散,或是提不起勁的懶惰。因此,人生逐漸匱乏的第二種因素是孤單、缺乏關注的生活。
孤單、缺乏關注的生活容易自我懷疑;喪失自信,懷疑自己的價值,引發憂鬱症。孤單、缺乏關注的人,生活上不易有分享喜悅及對話的生活經驗,身心功能會逐漸的匱乏。長期孤單、缺乏關注的生活,容易引發身心障礙與疾病,表現在生活面是逃避、失落。因此,孤單的生活也會導致懶惰。
任何人都會老,衰老大多會伴隨著病,甚至是傷、殘。當我們年老後,許多同齡的親友大多也凋零老去,「老」會導致人際關係逐漸的貧乏。如果我們不習慣、不喜歡交友及社交活動,年老後容易孤單而缺乏關注。某些人與家人的互動很少,在年青時便已有這類狀況了,當年老時更容易引發孤單、缺乏關注的處境。除了衰老以外,病、傷、殘也會使活動力降低,人際關係轉為貧乏。
如上所說,「懶惰」、「孤單」及「老病傷殘」等三件事,大多會與「人際關係貧乏」發生關連,並且使生活的品質降低。
除了「懶惰」、「孤單」與「老病傷殘」會引發人生的匱乏以外,「窮」也容易引發人生的匱乏。特別注意的地方,是「懶惰」、「孤單」與「老病傷殘」會引發「窮」。
一般人對「窮」特別有感覺,因為「窮」大多是指「財富相對比較」的用詞。在對比下的「窮」來說,世界上只有一人是「富」,一人是「窮」,其餘的人是「既富亦窮」。此處說的「窮」不是相對比較的「窮」,而是指生活基本受用品質下降。「懶惰」、「孤單」與「老病傷殘」等三種狀況,容易引發生活資源、生活管理等方面的品質下降,更可能會為此而引發窮困。
懶散、不積極、懶惰會使自己及親友陷於人生困境。孤單、孤僻的身心狀態,往往使自己無法與他人有良好相處品質。不論是出對他人的要求、期許過大,或是自尊心強、過度敏感、好爭,習於與他人爭輸贏、對錯,促成親友遠離而引發孤單。
年青不是保障而是機會,年青是為人生努力的機會。年青人要看透這事實,努力耕耘人生。幸福的人生不可能出自「不想孤單」、「不想窮」,卻在現實生活當中不努力耕耘。「孤單」是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下,而呈現出的狀態,絕不是不可變的結果。因此,我們想要避免孤單的有效方法,只有避免導致孤單的因緣!
如何避免導致孤單的因緣?首先待人不要過度的期待、要求,善知經營人際關係的首要是尊重與欣賞,尊重各人當有各自的擅長與不足,「完美」只是一種「盲目、不健康的想像」。由此出發,我們自然能夠欣賞世人的長處,因為可以補足其他人的不足;我們也能欣賞別人必有不足,因為其他人有了表現長處的機會與空間。
尊重與欣賞是耕耘人際關係的首要,當知人際關係不是「交易往來關係」,分享利益不是首要重點。在道德層面的說法,尊重與欣賞他人的能力,便是一種「度量」。因此,對待身邊的人要有「度量」。「度量」是什麼?面對他人的不完美,只要不是表現於過度自私損人,或是忽視眾利而損眾,或是懶惰而障礙自他,或對他人習於抱持惡念、惡行,便不用處處計較得失,這便是「度量」。
耕耘人際關係的次要,自尊心不要過激,凡事總喜歡爭強鬥勝、好辯、好計較,稍感不悅便認為受到輕視、冒犯,無法承受正常人際往來的諸多正常情況及表現,受不了、看不下是肯定會孤單。縱使身邊有一堆親友,他們也是盡量與我們保持距離。
老、病、傷、殘是自然法則,誰也無法全然避免 。什麼意思?老、病、傷、殘如同不會忘記我們的老朋友,它總是在人生道路上等著我們,無法避開。既然如此,我們要趁年青、趁身體健康時,努力、勤奮、積極、正行、正向,不要懶散、任性隨意。
此外,我們要珍惜人間的善緣,懂得經營良好的人際關係,千萬不要讓自己成為「獨孤大俠」,要避開做獨孤大俠的因緣。以上兩點,我們可以努力。
懶惰、孤獨、老病傷殘這三事,懶惰、孤獨可以避開,「老病傷殘」是無法全然的避免,只能盡力。當我們有努力、積極、勤奮耕耘人生的機會,時時不放過。同時,我們更要耕耘良善的人際關係,當面對「老病傷殘」時,便不會獨自面對,甚至不會無力面對。對於「窮」──基本生活品質匱乏的情況,做最大程度的減輕與避免,這是很實際的事情。
切記:如果不在意「消極、懶散、懶惰」,不在乎「孤獨」,又避免不了「老病傷殘」的自然法則,我們有極大的概率要面臨「基本生活品質匱乏(窮)」的人生處境。當知:若我們不趁著年輕有努力機會時,不調整身心與生活步調,在老病傷殘之外,不努力使自己有能力避開懶惰、孤獨、窮。如此我們便可預見:在未來的人生,若不是整慘自己,便是整慘身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