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正覺後2456年/西元2024年

原始佛教之意根的定義

隨佛禪師
選錄自 《原始佛法與佛教之流變》© 2010

一、意根是色或非色之爭議

關於六根當中的意根,佛教諸部派中,有說是「色」,也有主張是「非色」,而意根是色或是非色,一直是佛教分裂以後,部派之間的爭論議題之一。若要探究此一課題的真相,應當從部派傳誦的古老經說中,依部派間的共同說法來勘定。

漢譯《雜阿含》是阿難系說一切有部的傳誦,而說一切有部對於「意根」的見解,有主張「意根」是「非色」的說法。見大正藏《雜阿含》322經:

意內入處者,若心、意、識,非色,不可見,無對,是名意內入處。」

北方阿難系說一切有部傳誦的《雜阿含》322經,又名為『別法處經』,此經是南方優波離師承分別說系銅鍱部傳誦的《相應部》所無有,經文內容中有「不可見,無對」的用語,如同論師論說的口吻,似是出於後世的增新。根據說一切有部傳誦的《阿毘達磨順正理論》1,可以見到公元二、三世紀時,轉變自阿難系師承的說一切有部的論師,還有出自阿難系師承堅決反對說一切有部「重論」的發展,提倡以阿難為師、「依經為量」的經部經師,雙方為了「六根」是色或非色的見解差異而起的論爭。

見《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三2、卷六3

卷三:「(順正理)論曰:即六識身無間滅已,能生後識,故名意界。」

卷三:「如契經說:意及法為緣生於意識者。(如果)說一切法皆為意境,彼但有言,理教無故。若必爾者,何名決定立處相別,且不遍立境及有境?過則同前。又(有部)上座說:諸法無非意所行故,皆法處攝。若爾!唯應立一法處,以一切法皆意境故。此但有言,無定量證。又彼所言:雖實一處,而於一中據差別相。立餘十一,謂初眼處亦名法處,乃至意處亦名法處,最後法處唯名法處。若爾!便越『順別處經』。如彼經說:苾芻當知,法謂外處,是十一處所不攝法。又處處說,法為意境,都無處言。眼等十一名為法處,故不可謂雖皆法處,而彼經中據別法處,說十一處所不攝法名為法處,是故彼言唯自計度。」

卷六:「彼謂如意根是內處攝,為意識所緣,復外處攝。如是所說品類言詞,皆率己情,不能遮過。有似比度,無真教理。所以者何?違契經故。如契經說:由此經中非如意處說無色故,彼宗唯執受想思蘊,名『別法處』,於中無色。」

經部的經師們提出說一切有部論師依據的『順別處經』(又稱『別法處經』),是出自後來增新的經篇,在初始結集時編集的集經攝頌中,並無有『順別處經』的記錄,認為『順別處經』是有部對法(論)諸師諸師的主張,而以經為依歸的經部經師們,則不接受此經的說法。見《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一4、卷四5

又(經部)彼不以一切契經皆為定量,豈名經部?謂見契經,與自所執宗義相違,即便誹撥;或隨自執改作異文,言本經文傳誦者失;或復一切皆不信受,如『順別處等經』皆言非聖教攝,是對法者(即有部論師)實愛自宗,制造安置阿笈摩內。」

彼(經部)謂此經非入結集,越總頌故。如說,製造『順別處經』立為異品。」

二、意根是色或非色釋疑

若審視漢譯《雜阿含》,則可見到主張意根是色法的傳誦。見大正藏《雜阿含》306經6

眼、色緣,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四無色陰,眼、色,此等法名為人。於斯等法,作人想,眾生……。耳……。鼻……。舌……。身、觸緣,生身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四是無色陰,身根是色陰,此名為人……。緣意、法,生意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四無色陰、四大,士夫所依,此等法名為人。如上廣說。」

從此經可知,根、境緣生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對於「識」與「受、想、思」,都是說為非色的四無色陰,再加上根與境的色法,總說為五受陰,亦假名施設為「人」,眾生不知而對五受陰作人想、眾生想,這也就是「我見」、「眾生見」。特別需注意的是,此經在「意、法緣生意識,三事合為觸,緣觸生受、想、思。此四無色陰、四大,士夫所依,此等法名為人」,當中除了提到意識及受、想、思等四無色陰之外,對於意根、法境是色或非色的判定上,除了認定心理活動的法境──受、想、行,是為非色的無色陰,已無庸致疑以外,是將「意根」說為「四大」,而「四大」在《雜阿含》中是判定為色陰。見大正藏《雜阿含》41經7

云何色如實知?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色,如是色如實知。」

如是可知,意根為四大之色陰,是色法,應是《雜阿含》與《相應部》的共同傳誦,並且是出於古老之七事相應教的共同傳誦。《雜阿含》322經不僅是《相應部》所無有,並且當中以「意根為非色」的說法,事實上是與《雜阿含》及《相應部》的眾多經說相違不合,如是可見此經是後世的增新,並不可信。這在《阿毘達磨順正理論》8中,見到公元二世紀時,北方上座有部論師與經部經師的論爭,提出『順別處經』是後來增新的經篇,在初始結集時編集的集經攝頌中,並無有此經的記錄,並且此經是有部對法(論)諸師的主張,而以經為歸的經部經師們,則不接受此經的說法。

因為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是色法,色、聲、香、味、觸等五外境也是色法,另為意根所緣的法境,是受、想、行等非色的名法9,而六根與六境總合歸納為「色、受、想、行」等四取陰。因此,六根、六境緣生六識,又有用五陰的說法,表達為「識依色、受、想、行住」。見大正藏《雜阿含》39經 10、南傳《相應部》蘊相應54經:

《雜阿含》39:「地界者,譬四識住。水界者,譬貪喜四取(陰)攀緣識住。何等為四?於色中識住,攀緣色,喜貪潤澤,生長增廣;於受、想、行中識住,攀緣受、想、行,貪喜潤澤,生長增廣。比丘!識於(色、受、想、行)中,若來、若去、若住、若沒、若生長增廣。比丘!若離色、受、想、行,識有若來、若去、若住、若生者,彼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益生癡,以非境界故。」

《相應部》22.54:「諸比丘!於色封滯而住識者,以色為所緣,止住於色,近依喜而住,生長、增廣。諸比丘!於受封滯而住識者,乃……近依喜而住,生長、增廣。諸比丘!於想封滯……乃至……諸比丘!於行封滯而住識者,以行為所緣,而止住於行,近倚喜而住,生長、增廣。諸比丘!如說「我離於色、離於受、離於想、離於行,而施設於識之來往、死生、長益、廣大」者,無有是處。」

因為受、想、行為非色,所以六根、六境的「色、受、想、行」,又簡稱為「名、色」。如《雜阿含》41經11、《相應部》『蘊相應』56經:

《雜阿含》41:「云何識如實知?謂六識身,眼識身,耳、鼻、舌、身、意識身,是名為識身,如是識身如實知。云何識集如實知?謂名色集是名識集,如是識集如實知。」

《相應部》22.56:「諸比丘!以何為識耶?諸比丘!六識身是[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是。諸比丘!此名為識。依名色之集而有識之集,依名色之滅而有識之滅。」

六根、六境緣生六識,名色緣生識(六識),可知「名、色」即是指六根、六境。如《雜阿含》294經:

內有此識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緣生觸。」

六根、六境緣生六識,根、境、識的因緣又稱為「觸(是代名詞,有六觸)」。《雜阿含》294經說「識」與「名色」為「觸」,可以得知「名色」確實是指六根、六境。

當六識依六根、六境之緣(名色)而現起,此等六觸入處(十八界),即歸納為色、受、想、行、識等五受陰。關於六根當中的意根,在原始的教說中是為色法,但是在後世部派的教說中,被曲解為非色,並將錯解增新於部派傳誦的經說當中。

三、對照十二因緣的教示

在 佛陀教導的教法中,主要是「十二因緣法」,禪觀的內容也是「十二因緣法」。在「十二因緣」的教法中,證明「食(識食)」為未來世「六入」的再有、再生之緣。見《相應部》『念處相應』42經12、『因緣相應』12經13、《雜阿含》372經:

《相應部》47.42:「我說四念處之集起與滅壞,且諦聽。諸比丘!以何為身之集起耶?依食集起,而身集起;依食滅壞,而身滅壞。」

《雜阿含》372:「……」

《相應部》12.12:「識食為未來之再有、再生之緣,因有識故有六處、緣六處而有觸……。」

此外,《雜阿含》與《相應部》又都說「愛集是食集,食集則有未來世生集」、「愛集是食集,食集則使有情或眾生存住」。見《雜阿含》371經、《相應部》『因緣相應』11經:

《相應阿含》371經:「六入處集是觸集,觸集是受集,受集是愛集,愛集是食集,食集故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如是純大苦聚集。」

《相應部》『因緣相應』12.11經:「諸比丘!有此等四食,使有情或眾生存住,攝受為生。四食者何?或麤、或細之搏食,二是觸食,三是意思食,四是識食。諸比丘!此等四食使有情或眾生存住,攝受為生。諸比丘!此等四食,以何為因、以何為集、以何為生、以何為起耶?此等四食乃以愛為因、以愛為集、以愛為生、以愛為起。諸比丘!此愛以何為因、以何為集、以何為生、以何為起耶?愛乃以受為因、以受為集、以受為生、以受為起。諸比丘!此受以何為因、以何為集、以何為生、以何為起耶?受乃以觸為因、以觸為集、以觸為生、以觸為起。諸比丘!此觸以何為因、以何為集、以何為生、以何為起耶?觸乃以六處為因、以六處為集、以六處為生、以六處為起。」

縱合前面諸經可知,緣「愛」而有「食」,緣「食(識食)」而有「未來世生」,而依據《雜阿含》372經、《相應部》『因緣相應』12經的說法,「識食為未來之再有、再生之緣,因有識(食)故有六處」,所以緣「識食」而起的「生」,是指「六入處生」。經中說,渴愛為因緣,而有六入處(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見《相應部》『諦相應』14經:

《相應部》『諦相應』56.14經:「諸比丘!云何為苦聖諦耶?謂:六入處是。以何為六入處耶?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是。諸比丘!此名為苦聖諦。諸比丘!云何為苦集聖諦耶?後有起而喜貪俱行,是隨處歡喜之渴愛。」

如此可知,「識食」為未來世「六入」的再有、再生因緣,「六入」即是指「六入處」,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如漏盡阿羅漢(無學人)不再有生,就說未來不再生「六根」。見《相應部》『根相應』53經、『六處相應』72經:

《相應部》48.53:「無學之比丘,知於六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是。總此六根一切一切種,皆可滅於一切無餘,於任何他處不再生六根,此當知。」

《相應部》35.73:「有聞聖弟子厭嫌於眼……厭嫌於意,因厭嫌而離欲,因離欲而得解脫,於解脫有解脫之智。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不為如是再生。」

依「食」而生的「六入處」,是色或非色呢?經說:「依食之集而有色之集,依食之滅而有色之滅。」可見六根是色法。見《相應部》『蘊相應』56經:

《相應部》22.56:「諸比丘!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之色,名為色。依食之集而有色之集,依食之滅而有色之滅。」

試問:六根,是色或非色呢?

依《雜阿含》371,306經及《相應部》『因緣相應』11,12經、『蘊相應』56經來看,六根應當是「色法」。

四、對照禪法的教示

在 佛陀教導的觀察生死緣起的「十二因緣觀」,有說是四念處禪觀法,是指「觀四念處集與滅」,也有說是「觀五陰集與滅法」。在古老經說當中,四念處禪觀法的「身觀念處」,是「觀(六入處)身的集與滅」。對「身」的集起,是以觀「食」為因緣,謂「食集起,而身集起」,而「身」的集起,也就是「生」的集起。如《雜阿含》609經說:

食集則身集,食滅則身沒。如是隨集法觀身住,隨滅法觀身住,隨集、滅法觀身住,則無所依住,於諸世間永無所取。」

當觀「六入處身」時,也就是觀六根、六境為緣生六識,而當中的六根就是「依食之集而有色之集」,有了六根的再生,才會有六根、六境為緣生六識,而依六根、六境、六識的具足,才有「六觸」生「受、想、行」,而在每一入處起五受陰。如《雜阿含》306經說:

眼、色緣,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四無色陰,眼、色,此等法名為人。……緣意、法,生意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四無色陰、四大,士夫所依,此等法名為人。」

對於五受陰(有身)之集起的觀察,也就是從六根、六境為緣生六識的六觸入處觀察起,這是 佛陀教導斷無明的禪觀根本。見《雜阿含》68,209經14、南傳《相應部》『六處相應』107經15、『蘊相應』126經:

《雜阿含》68:「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如實觀察。云何如實觀察?如實知此色,此色集,此色滅。此受……。想……。行……。(此)識,此識集,此識滅。

云何色集?受、想、行、識集?緣眼及色眼識生,三事和合生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愛,乃至純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受、想、行、識集)。如是緣耳……。鼻……。舌……。身……。緣意及法生意識,三事和合生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愛,如是乃至純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受、想、行、識集。」

《相應部》35.107:「諸比丘!以何為世間之生起耶?以眼與色為緣,而生眼識,三者和合為觸,依觸之緣生受,依受之緣生愛,依愛之緣而取,依取之緣而有,依有之緣而生,依生之緣而有老死、憂悲苦惱絕望,此即世間之生起。……以耳與聲為緣……以鼻與香為緣……以舌與味為緣……以身與觸為緣……。以意與法為緣生意識,三者和合為觸,依觸之緣生受,依受之緣而愛,依愛之緣而取,依取之緣而有,依有之緣而生,依生之緣而有老死、憂悲苦惱絕望。此即世間之生起。」

《雜阿含》209:「世尊告諸比丘:「有六觸入處,云何為六?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沙門、婆羅門,於此六觸入處,集、滅、味、患、離不如實知,當知是沙門、婆羅門去我法律遠,如虛空與地。」

《相應部》35.73:「諸比丘!任何之比丘不如實知六種觸處之生起、滅沒、甘味、患難、出離者,則彼尚未果其梵行,離此法、律猶遠。」

《相應部》22.126:「比丘!於此處有有聞之聖弟子。有色集法者,如實知有色集法。有色滅法者,如實知有色滅法。有色集、滅法者,如實知有色集、滅法。有受集法者……乃至……;有想集法者……乃至……;有行集法者……乃至……;有識集法者,如實知有識集法。有識滅法者,如實知有識滅法。有識集、滅法者,如實知有識集、滅法。比丘!說此為明,如是為明人。」

五、無色有名的異說

佛陀說「名色」的語詞,說到五陰的識陰是指六識,而六識的識陰是如何起呢?佛說:「名色集是名識集;依名色之集而有識之集。」見《雜阿含》41經、南傳《相應部》『蘊相應』56經:

《雜阿含》41:「云何識如實知?謂六識身,眼識身,耳、鼻、舌、身、意識身,是名為識身,如是識身如實知。云何識集如實知?謂名色集是名識集,如是識集如實知。」

《相應部》22.56:「諸比丘!以何為識耶?諸比丘!六識身是[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是。諸比丘!此名為識。依名色之集而有識之集,依名色之滅而有識之滅。」

關於六識的生起, 佛陀教的是「眼、色緣生眼識,耳、聲緣生耳識,鼻、香緣生鼻識,舌、味緣生舌識,身、觸緣生身識,意、法緣生意識」。見《雜阿含》214經、南傳《相應部》『六處相應』93經:

《雜阿含》214:「有二因緣生識,何等為二?謂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如是廣說,乃至非其境界故。所以者何?眼、色因緣生眼識,彼緣生、無常,有為……。」

《相應部》35.93:「諸比丘!緣二法而生識。諸比丘!如何緣二法而生識耶?以眼與色為緣而生眼識。……以耳與聲為緣而生耳識……以鼻與香為緣而生鼻識……以舌與味為緣而生舌識……以身與觸為緣而生身識……以意與法為緣而生意識。」

六根、六境緣生六識,六識也就是五陰的識陰,又說「名色集是識集」,可見「名色」是六根、六境的另一簡稱。

為甚麼六根、六境又說是「名色」?因為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是色法,色、聲、香、味、觸等五外境也是色法,另為意根所緣的法境,是受、想、行等非色的名法,而六根與六境總合歸納為「色、受、想、行」等四取陰。見大正藏《雜阿含》39經、南傳《相應部》蘊相應54經:

《雜阿含》39:「於色中識住,攀緣色,喜貪潤澤,生長增廣;於受、想、行中識住,攀緣受、想、行,貪喜潤澤,生長增廣。比丘!識於中若來、若去、若住、若沒、若生長增廣。」

《相應部》22.54:「諸比丘!於色封滯而住識者,以色為所緣,止住於色,近依喜而住,生長、增廣。諸比丘!於受封滯而住識者,乃……近依喜而住,生長、增廣。諸比丘!於想封滯……乃至……諸比丘!於行封滯而住識者,以行為所緣,而止住於行,近倚喜而住,生長、增廣。」

因為六境的法境是屬精神活動的受、想、行陰,屬於非色而簡稱為「名」,所以「色、受、想、行」又歸納簡稱為「名、色」。如《雜阿含》294經、《相應部》『因緣相應』19經說:

《雜阿含》294:「內有此識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緣生觸。」

《相應部》12.19:「諸比丘!被無明所覆、渴愛所繫之愚夫,生如是之(識)身,依此(識)身與外之名色,如是依此二者,有觸、六觸處。」

佛陀說「觸」,是指根、境、識的因緣稱為「觸」,共有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等六觸。《雜阿含》294經說「識」與「名色」生「觸」,而「觸」是根、境、識的因緣,可見「名色」是指根與境了。因此,依六根、六境之緣(名色)而有六識現起,正是《雜阿含》41經、南傳《相應部》『蘊相應』56經中,共同記載的「名色集是識集」的古老傳誦。

佛世時有六師外道,在六師外道當中有浮陀‧迦旃延(Pukudha Kaccayana),為了修正純粹唯物論者阿夷多‧翅舍欽婆羅(Ajita Kesakambala)提倡的「四大──地、水、火、風」說法,將「四大說」改為「心物二元論」。浮陀‧迦旃延主張有情眾生是由「地、水、火、風、苦、樂、命」等七要素組成,依據七要素的聚合離散,而有有情眾生的生死現象,但是七要素則是本有、不壞的存在。見《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九16

「今有大師名末伽黎拘舍離子,一切知見憐愍眾生猶如赤子,已離煩惱能拔眾生三毒利箭,一切眾生於一切法無知見覺,唯是一人獨知見覺。如是大師常為弟子說如是法:一切眾生身有七分。何等為七?地、水、火、風、苦、樂、壽命,如是七法非化、非作,不可毀害。如伊師迦草,安住不動如須彌山,不捨、不作猶如乳酪,各不諍訟。若苦、若樂,若善、不善,投之利刀無所傷害。何以故?七分空中無妨礙故,命亦無害。何以故?無有害者及死者故,無作、無受、無說、無聽,無有念者及以教者。……」

「苦、樂」與「命」都是指精神的表現,特別是「命(漢譯《雜阿含》的譯語)」是指常、樂、我、淨的「神我、梵性ātman」,是一種永恆、超越的存有,又說是有情眾生的精神自我。此一精神自我的「神我、梵性ātman」是非色,可以獨自存有在無色的世界,也就是無色界。後世的部派佛教,融攝了外道浮陀‧迦旃延的「心物二元論」思想,也主張有情眾生可以生於無色界。然而,佛陀的思想是說「五陰,五陰緣生」,不說「地、水、火、風、苦、樂、命,七要素常在」的異說。試問:提倡五陰緣生的佛法,如何可以「無色」,而又有「受、想、行」及「識」的精神活動與覺知?因此,無色,又能有受、想、行、識的現起,只是融攝外道見解的「部派異說」,絕不可信。譬如:說一切有《阿毘曇毘婆沙論》卷十三17

無色界,雖無色有名,雖無色根,而有意根。」

說一切有部《阿毘曇毘婆沙論》的論義,確實是把「意根」解說為非色,才有「無色界,雖無色有名,雖無色根,而有意根」的說法。這正是將原是色法的意根,改說為非色的部派異說,也是《雜阿含》322經的思想來源。

六、意根為色是古老的傳誦

因此,目前《雜阿含》322經提到的「若心、意、識,非色,不可見,無對」,只是《雜阿含》傳誦的孤經而已!《雜阿含》是說一切有部的傳誦,而說一切有部的形成,是因為佛滅後約250年「重經不說論」的古阿難系僧團中,有迦旃延尼子受到優波離系分別說部提倡「新教義」之《舍利弗阿毘達磨》「論書」的影響,而寫出與傳統經說不合的《發智論》,才造成重經的阿難系僧團,分裂為原阿難系的雪山部及迦旃延尼子學眾的說一切有部。

部派分裂初期,優波離師承分別說部提倡「新說」,宣稱無常是「剎那生、剎那滅」,建立「有分識(心)」作為業報之所依,而大眾部則提倡「根本識」為業報之所依。當時的阿難系僧團,是堅持古老經說教法為己任,反對優波離系分別說部及大眾部的「新教義」,所以無有「有分識(心)」、「根本識」為業報所依的說法。日後,阿難系的迦旃延尼子受到分別說部「新教義」的影響,在無常及生死十二因緣的說法上,偏離了古老的經法,生為「六入生」的古說,改變依「識」作為生死業報之先行。但是古阿難系原本無有「有分識(心)」、「根本識」的說法,當時新出的說一切有部只好從古經法的六識中,取「意識」代替「有分識(心)」、「根本識」為用。見《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三18

論曰:即六識身無間滅已,能生後識,故名意界。」

然而,意識需有意根與法境為緣,若無意根,何來「意、法為緣」而生意識?因此,新出的說一切有部為了合理「意識」為生死之先行,只好將色法的意根,改說是「不可見、無對的意根」。見《阿毘曇毘婆沙論》卷十三19

無色界,雖無色有名,雖無色根,而有意根。彼應作是說:識緣名,名緣意入,意入緣觸,以是義故,一切處悉有十二支緣。」

依據說一切有部《阿毘曇毘婆沙論》的論義,確實是把「意根」解說為非色,才有「無色界,雖無色有名,雖無色根,而有意根」的說法。因此,這才有了說一切有部誦本中,《雜阿含》322經的出現,並且是其他部派無有的說法。

反之,率先改轉經說的優波離系分別說部及大眾部,因為早已創出非色、不可見的「有分識(心)」、「根本識」,作為業報所依的說法,所以還能保留「意根是色」的古說。

古阿難系保留佛法原說的「六識」,無有離開六根、六境因緣(色、受、想、行)以外的「識」,當然也無有「有分識(心)」、「根本識」的說法。見大正藏《雜阿含》39經、南傳《相應部》蘊相應54經:

《雜阿含》39:「比丘!若離色、受、想、行,識有若來、若去、若住、若生者,彼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益生癡,以非境界故。」

《相應部》22.54:「諸比丘!如說「我離於色、離於受、離於想、離於行,而施設於識之來往、死生、長益、廣大」者,無有是處。」

因此,出自阿難系的說一切有部就將意根加以改說,從色法改說為「非色」,造成有所謂不可見的意根在生之初能生意識,才能建立以意識與名色(受精胚胎)結生,作為生之始的新教說。

  • 1. 見《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八十五:大正藏 T29 p.352.1-2〜19;p.352.3-13〜24
    「(有部質疑經部:)法處云何?汝宗法處雖有三法,而無積集。……又眾盲喻,違彼自宗。(經部說:)一一極微非依緣體,眾微和合成依緣論,彼對盲喻,極不相符。(有部反駁:)和集極微為依緣論,此對盲喻理不相違,許一一微是依緣故,執一一微非可見者,眾微和合亦應不見。……如說:製造『順別處經』立為異品。若爾便應棄捨一切違自部執聖教契經,如說製造二種空經,立為異品,亦越總頌。如是等類,互相非撥。若謂此經非聖所說違餘經故,法處不說無色言故。如舍利子增十經中,唯作是言,有十色處。故知此經非入結集,但是對法諸師,愛無表色,製造安置阿笈摩中。若爾,對法諸師豈不亦能作如是說:譬喻部師,憎無表色,製造安置增十經中。如是展轉,更相非撥,便為壞亂一切契經。然增十經,為顯十種應遍知法,故但說言有十色處。」
  • 2. 見《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三:大正藏 T29 p.342.2-12~13;T29 p.344.2-11~24
  • 3. 見《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六:大正藏 T29 p.361.1-28 ~ p.361.2-7
  • 4. 見《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一:大正藏 T29 p.332.1-23~28
  • 5. 見《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四:大正藏 T29 p.352.3-12~13
  • 6. 見大正藏《雜阿含》SĀ 41經;南傳《相應部》『蘊處相應』SN 22.56經
  • 7. 見大正藏《雜阿含》SĀ 41經;南傳《相應部》『蘊相應』SN 22.56經
  • 8. 見《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八十五:大正藏 T29 p.352.1-2~19;p.352.3-13~24
    「(有部質疑經部:)法處云何?汝宗法處雖有三法,而無積集。……又眾盲喻,違彼自宗。(經部說:)一一極微非依緣體,眾微和合成依緣論,彼對盲喻,極不相符。(有部反駁:)和集極微為依緣論,此對盲喻理不相違,許一一微是依緣故,執一一微非可見者,眾微和合亦應不見。……如說:製造『順別處經』立為異品。若爾便應棄捨一切違自部執聖教契經,如說製造二種空經,立為異品,亦越總頌。如是等類,互相非撥。若謂此經非聖所說違餘經故,法處不說無色言故。如舍利子增十經中,唯作是言,有十色處。故知此經非入結集,但是對法諸師,愛無表色,製造安置阿笈摩中。若爾,對法諸師豈不亦能作如是說:譬喻部師,憎無表色,製造安置增十經中。如是展轉,更相非撥,便為壞亂一切契經。然增十經,為顯十種應遍知法,故但說言有十色處。」
  • 9. 見《大乘義章》卷四:參大正藏 T44 p.547.2-5~8
    「言名色者,心從詮目故號為名,身形質礙,稱之為色。良以心法冥漠難彰,非詮不辨,故從詮目說以為名。故楞伽云:以名宣說無色四陰,故說為名;色相形現可以現見,當相名色。十二因緣通而論之,皆是名色,良以此支色心始具,名色相分段故偏名支。」
  • 10. 見大正藏《雜阿含》39經;南傳《相應部》『蘊處相應』SN 22.54經
  • 11. 見大正藏《雜阿含》SĀ 41經; 南傳《相應部》『蘊相應』SN 22.56經
  • 12. 見南傳《相應部》『念處相應』SN 47.42經;大正藏《雜阿含》SĀ 609經
  • 13. 見南傳《相應部》『因緣相應』SN 12.12經;大正藏《雜阿含》SĀ372經
  • 14. 見大正藏《雜阿含》SĀ 68經;南傳《相應部》『六處相應』SN 35.107經
    見大正藏《雜阿含》SĀ 209經;南傳《相應部》『六處相應』SN 35.73經
  • 15. 見南傳《相應部》『念處相應』SN 47.42經;大正藏《雜阿含》SĀ 609經
  • 16. 見《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九:大正藏T12 p.474.3-18~29
  • 17. 見南傳《相應部》『念處相應』SN 47.42經; 大正藏《雜阿含》SĀ 609經
  • 18. 見《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三:大正藏 T29 p.342.2-12~13
  • 19. 見《阿毘曇毘婆沙論》卷十三:大正藏 T28 p.96.2-29 ~ p.9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