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正覺後2457年/西元2025年

和諧人生 人際關係:自卑與壓力的認識與處理 2-2. 歸納判知與創傷心理的復現 & 2-3. 認知與情緒錯誤連接負向發展的警覺 & 2-4.「傾心在現前」的情感處理】

隨佛尊者開示 :自卑與壓力的認識與處理-【 2-2. 歸納判知與創傷心理的復現】【 2-3. 認知與情緒錯誤連接負向發展的警覺】【2-4.「傾心在現前」的情感處理】

和諧人生 人際關係:自卑與壓力的認識與處理 2-2. 歸納判知與創傷心理的復現 & 2-3. 認知與情緒錯誤連接負向發展的警覺 & 2-4.「傾心在現前」的情感處理】

(二)歸納判知與創傷心理的復現。

當你作出這種歸納性的判知後,以往的那個傷心經驗的情緒就會在現在浮現,過往的那種痛苦跟忿恨、或者壓抑與害怕,就會在現在蹦出來。這個時候,雖然你是活在今天,可是內心的反應卻是歷史的復現。所謂情感的連結,就是這個模式在進行。

(三)認知與情緒錯誤連結負向發展的警覺。

如果我們沒有發現以上這件事情,就會一直重複著近似於過往痛苦的一種模式,面對事情、面對人,一直在重複著這種負向的慣性反應,可能你活到50歲、60歲,可是在你的反應裏,還是當年那個6歲的小女生、或8歲的小男生。所謂的「一個老人裏面住著一個小孩」,就是這個問題。所以,我們必須要有「認知跟情緒的錯誤連結,會形成一種負向發展」的警覺。

(四)「傾心在現前」的情感處理。

當我們有了這個警覺以後,我們要做的是什麼?將你的情感,只管潛心在現前。當你在跟過去做連結時,你要有這種警覺:眼前這個人,絕對不是過去我認識的那個人,我現在的感受,不必跟過去扯上邊。Enjoy在現在,歡喜在現在,不要老是想著過往。

本影片擷取自2014年3月22日,吉隆坡南洋商報舉辦的「和諧人生 人際關係 座談會」,講題:影響人際關係的內在障礙──自卑與壓力的認識與處理。由中道僧團導師 隨佛長老、李志祥博士(著名輔導員)共同探討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