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以為深陷谷底的時候,這種感受,這種心境,它是受到多面因素的影響。如果我們想走出谷底,或者改善谷底的心境,那麼從當中任何一個因素著手,都有改善的希望,不是嗎?
◎在我們頭腦清晰、心情良好、內在覺得較有智慧和力量的時候,可以做一件事情:針對自己要改變的習慣制定一個計劃。
今天的主題是:從低谷走向光明的人生,對吧?低谷,其實它是一種心境,不一定是實際的情境。那實際是什麼呢?當我們以為深陷谷底的時候,這種感受,這種心境,它是受到多面因素的影響。舉些簡單的例子來說,可能和你認識的人在Facebook上曬的幸福、發的帖子有關,對不對?相較之下,覺得自己的生活沒那麼精彩,沒那麼幸福;可能與你昨晚睡得不好有關,覺得自己力不從心,擔心身體狀況,許多煩惱與恐懼隨之而生。事實上,你只是身體沒有得到足夠的休息罷了! 另外,也可能與你的工作、薪資、家庭關係有關,甚至與你是否和身邊的人保有良好的習慣有關。谷底的心境和這麼多的因素相關,反過來想,如果我們想走出谷底,或者改善谷底的心境,那麼從當中任何一個因素著手,都有改善的希望,不是嗎?
剛剛講到谷底可能只是一種心境,但其中有個環節需要加以說明,因為有的時候谷底的確是一種現實的困難。例如,有個不良習慣,一時半刻真的改善不了,你無法只透過自我安慰來調整,你必須改變你的行動。心理學當中有很多研究,是針對習慣的養成和維護,簡單的說,我們人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條件反射」的動物,條件反射,if…then,如果……那麼,一旦……就;在我們頭腦清晰、心情良好、內在覺得較有智慧和力量的時候,可以做一件事情:針對自己要改變的習慣制定一個計劃。比如說:運動。僅僅在心中想,喔!我希望自己能夠每天運動,那會感到無力。你必須制定一個可操縱、可操作的具體計劃,例如,我希望「如果」回到家的時間沒有超過五點鐘,我「就」出去運動;而且規劃內容具體到「一回到家,立即換穿跑鞋,上路去」;並且你還需要訂定備份計劃,如果下雨了怎麼辦?「如果下雨,又有時間,那就在家裏做做瑜伽,或是舉舉重。」擬妥計劃之後,隔天就實行,對不對?那麼,在實行的過程當中也要隨時留意:哪個環節有點勉強、哪個環節沒辦法、明明今天五點就下班,可是我就不願意做、或是餓了,你可以針對這些問題修改計劃,隨時做細部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