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正覺後2456年/西元2024年

淨土真義(二)第二集

隨佛尊者開示 : 淨土真義(二)第二集

淨土真義(二)第二集

隨佛禪師

隨佛尊者開示的主題是念佛功德、攝心念佛、定心念佛與定心見佛,這些都是在念佛上功夫­由淺轉深,念是修學的重點。八聖道分的「正念」就是七菩提支的「念菩提支」,念菩提支­即是因緣觀,一般來講叫四念處。

尊者引用《相應阿含》609經與南傳《相應部》『念處相應』第42經,說明四念處講的­是觀身、受、心、法的集法與滅法,所謂食集則身集,食滅則身沒;觸集則受集,觸滅則受­沒;名色集則心集,名色滅則心沒;憶念集則法集,憶念滅則法沒。在第三個「名色集則心­集」,這個「心」是部派佛教修改過的用詞,在佛滅後一百多年,西印度的分別說部編出《­舍利弗阿毗曇論》,把識與心通用。所以,古老經法只有「名色集則識集,名色滅則識滅」­。

尊者接著解說六隨念:念如來事、念於法事、念於僧事、自念淨戒、自念施事、念諸天事。­念如來事就是念佛的種種稱號功德,藉由念佛稱號來瞭解 佛陀的功德,然後次第修習七覺分。尊者引用《相應阿含》727經,說明 世尊自覺成等正覺而說的七覺分,所謂念、擇法、精進、喜、猗、定、捨覺分,修習七覺分­能夠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接著又引用《相應部》『覺知相應』第54經,說明修習七­覺分能成就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佛陀的菩提道次第,就是四聖諦三轉、十二行。在《相應阿含》379經《轉法輪經》中,­佛陀在鹿野苑為五比丘初次說法,由於 佛陀已經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生眼、智、明、覺,所以能解脫生死,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修習七覺分的五種證量是:一、成就正覺;二、斷除貪嗔癡;三、成就慈悲喜捨;四、解脫­生死;五、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七覺分的禪修次第表現在菩提道次第就是《轉法輪經­》說的四聖諦三轉、十二行。

尊者接著釐清一般人對於癡、貪、嗔與五陰的一些不合於因緣法的妄見,認為癡、貪、嗔在­五陰,則陷入常見;認為癡、貪、嗔不在五陰,則陷入斷見。瞭解癡、貪、嗔在根境為緣的­當下,由於不如實正觀因緣,無明、愚癡才在因緣中呈現。修癡、貪、嗔的因緣與念很有關­係,所以 佛陀才會教我們從念入手,斷除無明就是要修這個因緣。

但是,沒有這種知見的人需要一個善方便法門,《阿彌陀經》就是這個善方便,在娑婆世界­可以先持名念佛。在極樂世界,眾鳥在晝夜六時講五根、五力、七菩提支、八聖道分,人們­聽了以後,皆悉念佛、念法、念僧,所以在極樂世界念法,由念法來成就對三寶的淨信不疑­與念佛功德,念法就是實相念佛。
禪師教大家從持名念佛、攝心念佛到定心念佛的訣竅,以及如何度過五蓋的掉舉蓋、昏沉蓋­,又引用《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來說明這個訣竅,並舉出兩次定心見佛的經驗。

念佛功德的重點在念法,持名念佛是善方便,進步到定心念佛,再從定心念佛進步到實相念­佛。阿彌陀佛教五根、五力、七菩提支、八聖道分,這就是原始佛法!原始佛法不是小乘佛­法,小乘是部派佛教,出自於《舍利弗阿毗曇論》。佛陀說的沒有大小乘,只有一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