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正覺後2456年/西元2024年

原始佛法VS現代心理學座談 Part 10

【原始佛法VS現代心理學座談】 Part 10

原始佛法VS現代心理學座談 Part 10

主題:《走出人生的低谷,正向光明燦爛的人生》

【Part 10 隨佛禪師結語片段部分節錄: 認知與期待的錯置造成痛苦】

◎ 現實不會令人痛苦,造成痛苦的是認知與期待的錯置;現實不會讓你快樂,認知與期待的一種過度推衍,形成了想像而快樂。

◎ 順境逆境,喜樂憂苦,不在環境,而是在認知與期待的影響下,所形成的個人心境。

所謂的圓滿或十全十美,都只存在於哲學論述中,存在於宗教信仰裏,存在於我們內心的期待裏,在現實當中從來沒有。諸位有否想過這件事?如果我們一定要追求完美,認知就會引導我們邁向痛苦的道路。我們的期待跟著認知走的話,活著即是失落。

諸位朋友,低谷是一生的事。原因在哪裏?因為那是認識與期待錯置所形成的人生痛苦。實則現實不會令人痛苦,造成痛苦的是認知與期待的錯置。喜樂亦如是!好比當要結婚的時候,你很高興,願意戴上他的戒指,因為你有一份想像,想像什麼呢?與他相處了一段時間,很nice(美好),於是推測:與他生活一定快樂。這是你的過度推測,將一時的經驗,當成一生一世的經驗,然後產生不切實際的期待。在這種情形底下,你有很多的想像在其中,還沒嫁個他,你已經很exciting(興奮)了。所以,當嫁給他之後,你覺得你一定會快樂。你的快樂從哪裏來?實則,現實不會讓你快樂;是因為認知與期待的一種過度推衍,形成了想像而快樂。基本上不管你同不同意,這就是現實。

「順境逆境,喜樂憂苦,不在環境。」這句話請大家記住。順境逆境,喜樂憂苦,不在環境,而是在認知與期待的影響下,所形成的個人心境。

那麼,解決人生困局的正道在哪裏呢?解決人生困境的正道,要從當前認知與期待的轉化之處下手。諸位朋友,薪水還沒有增加到令你滿意之前,你不能去打老闆,打、罵了以後,工作就失去了。老闆會告訴你:你不做,還有人排隊等著做。那你怎麼辦?許多人是這樣,他做一件工作,在這當中,他有自己內心的期待,比如工作的性質、辛勞度、薪水多寡、回報等等,可是這個工作不如他的期待。

所以他在做的時候,內心就很糾結、很排斥、很不舒服、很不甘願。但是還是要做,所以他在做的當中,內心就不斷的進行「胡思亂想」,其實他沒有「胡思亂想」,他是經由腦部的這個活動,來逃避及平衡他內心的鬱悶、焦慮與痛苦。所以他大部分的精力用在損耗──內在的自我損耗,少部分的精力在做這個工作。他還是會繼續做,只是一邊做、一邊煎熬,一邊煎熬、一邊做。但是我們要問:反正你一定會做,為什麼要煎熬自己?最重要的是,你煎熬了老半天,老闆又不會加你的薪水。這基本上就是在傷害自己呀!

夫妻相處的情形也一樣,我一直說他不好,他一直說我不好,夫妻兩個結婚後沒多久,即開始互相抱怨對方不圓滿,抱怨對方不夠好。抱怨歸抱怨,埋怨歸埋怨,吵架歸吵架,就是不離婚;不離婚,卻又是一直吵一直吵,為什麼呢?一定要吵到他改變,可是越吵他越不改變。那最後呢?你是折磨自己也折磨對方。

如果有夫妻是這樣,你只要問你自己一句話:你會和他離婚嗎?你冷靜想想,如果你認為不會,不管是道德理由,還是不甘願,或者各種理由,反正就是不會和他分開。那你聽師父一聲勸:不要煎熬自己了,不要用自己的理想來要求對方,你放過你自己一馬,因為你是在進行自我煎熬。既然你離不開他,為什麼不好好的相處?如果你仍要繼續吵,請你趕快離開。如果你真的離不開,做一件簡單的事:你不用原諒他,也不用怎麼樣,但請不要煎熬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