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正覺後2456年/西元2024年

識緣名色,名色緣識

節錄自 隨佛法師之《相應菩提道次第》
第四章 「老病死」之緣由與滅盡 第三節 生死輪迴之集與滅
第三品 行緣識、識緣名色 第二目 識緣名色,名色緣識

1-4-3-3.2識住於色、受、想、行(名色),則識與名、色相緣增長:

SĀ39《相應阿含》39經;S22.54《相應部》蘊相應54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種種子,何等為五?謂根種子,莖種子,節種子,自落種子,實種子。此五種子,不斷、不壞、不腐、不中風,新熟堅實,有地界而無水界,彼種子不生長增廣。若彼種新熟堅實,不斷、不壞、(不腐)、不中風,有水界而無地界,彼種子亦不生長增廣。若彼種子新熟堅實,不斷、不壞、不腐、不中風,有地、水界,彼種子生長增廣。

比丘!彼五種子者,譬取陰俱識。地界者,譬四識住。水界者,譬貪喜四取攀緣識住。何等為四?於色中識住,攀緣色,喜貪潤澤,生長增廣;於受、想、行中識住,攀緣受、想、行,貪喜潤澤,生長增廣。比丘!識於中若來、若去、若住、若沒、若生長增廣。比丘!若離色、受、想、行,識有若來、若去、若住、若生者,彼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益生癡,以非境界故。

色界離貪,離貪已,於色封滯意生縛斷;於色封滯意生縛斷已,攀緣斷;攀緣斷已,識無住處,不復生長增廣。受、想、行界離貪,離貪已,於(受、想、)行封滯意生縛斷,於(受、想、)行封滯意生縛斷已,攀緣斷;攀緣斷已,彼識無所住,不復生長增廣。不生長故不作行,不作行已住,住已知足,知足已解脫。解脫已,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著,無所取、無所著已,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我說彼識不至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無所至趣,唯見法,欲入涅槃、寂滅、清涼、清淨、真實」。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KijXpnqrT.png

古老經說~大正藏《相應阿含》39經 白話摘要

中道僧團

我曾經聽過  佛陀這麼說:有一段時間,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比丘們:「有五類種子,哪五類呢?就是根種子、莖種子、節種子、自落種子、實種子。假如這五類種子,沒斷裂、沒損壞、沒腐爛、沒被風、熱傷害,新鮮成熟而堅實,只有土地而無水分,種子不能生長、增廣。假如種子新鮮成熟而堅實,沒斷裂、沒損壞、(沒腐爛)、沒被風、熱傷害,只有水分而無土地,種子也不能生長、增廣。假如種子新鮮成熟而堅實,沒斷裂、沒損壞、沒腐爛、沒被風、熱傷害,有土地也有水分,種子就能生長、增廣。

比丘!那五類種子是譬喻「色、受、想、行」這四取陰與識陰。土地是譬喻識陰所住的「色、受、想、行」這四陰。水分是譬喻貪喜,使得識陰以「色、受、想、行」這四取陰為所緣而攀住於其中1。什麼是這四類?識陰攀住於色陰中,以色陰為所緣,因喜貪潤澤而生長、增廣;識住於受陰、想陰、行陰中,攀緣受陰、想陰、行陰,因貪喜潤澤而生長、增廣。比丘!識陰在這四陰中,似乎來、似乎去、似乎住、似乎滅,會增進、廣大、生長。比丘!離開色陰、受陰、想陰、行陰,假如有識陰似乎來、似乎去、似乎住、似乎生,那只是虛言假說,被人責問時,則不知實際狀況,只會使人增長疑惑,因為這類識陰不是真實的境界。

遠離對於色陰的貪愛,遠離貪愛後,識攀住於色陰而生起的結縛就捨斷了;捨斷識攀住於色陰而生起的結縛後,識在色陰的攀緣就捨斷了;捨斷攀緣後,沒有愛識住於色陰,不再使色陰生長、增廣。遠離對於受陰、想陰、行陰的貪愛,遠離貪愛後,識攀住於(受陰、想陰、)行陰而生起的結縛就捨斷了;捨斷識攀住於(受陰、想陰、)行陰而生起的結縛後,識在(受陰、想陰、)行陰的攀緣就捨斷了;捨斷攀緣後,沒有愛識住於(受陰、想陰、)行陰,不再使(受陰、想陰、)行陰生長、增廣。不再生長則沒有依貪愛而造作的行為,沒有依貪愛而造作的行為則能安住,能安住後則能知足,知足後則能解脫。解脫後,對於六根世間都不再執取、不再貪著,不再執取、不再貪著後,則能自己覺知解脫2:「我」再生的因緣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完,自己知道不再受後世的有身。識陰不會去東、西、南、北、四維或上、下方,沒有所到的去處,唯有見緣起法,趨向於涅槃、寂滅、清涼、清淨、真實」。

佛陀說完本經後,比丘們聽聞過 佛陀的教導,歡喜的遵奉教誨去修行。

註釋:

1.本經所對應的南傳聖典經文是《相應部》「蘊相應」SN22.54經,元亨寺漢譯本的本段經文:「地界者,譬如可見四識住。……水界者,譬如可見喜貪。……五種之種子者,譬如可見識與食。」。其中的「食」是緣,就是指識陰所緣的四取陰。
2.參見《正法之光》42期「部派經說傳誦的演變–13:7-1-2-2-5-4-2.修正《相應部》『因緣相應』67經的傳誦之4.4-7 修正錯誤的經誦」:「解脫者的證量,是『後有不生』,但是在當前仍然是生,仍有老、病、死;解脫者的證量,是「無明、行(見,我見、常見、斷見)、貪愛(愛識)」皆已斷盡無餘,不再有『苦集』,但是當前是有緣生的五陰;解脫者的證量,當前仍有識、名色、六處、觸及受(、想、行),但是『愛、取(我見、常見、斷見)、有結(識食)』皆已斷盡無餘。如是,『於苦聖諦已知、已解,於苦集聖諦已知、已斷,於苦滅聖諦已知、已證,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當前解脫於苦,不受後有,向於涅槃。」

KijXpnqrT.png

古老經說~大正藏《相應阿含》39經 讀後感言

Bhikkhu Paññācakkhu

人們看到喜歡吃的東西,總免不了想要大快朵頤一番;若能繼續保有這些我們喜歡的食物,在以後能繼續享用,那就更美好了。因此在品嘗食物後,如果是在經濟許可的情況下,可能會想辦法保有這些食物,以便在未來能繼續享用。

食物是生物生存不可或缺的東西,人類也是生物,因此也不例外。保有食物也就能掌握更好的生存機會,這無可厚非。可是有些食物跟人類生存不一定有直接的相關,也就是說沒有這些食物,人類還是能生存,可是人們有時卻會為了能取得這些食物而花費很多心思。當我們觀察自己及周遭時,不難發現不只是食物,舉凡看的、聽的、聞的、接觸的、想法、感覺等,我們都會想追求及保有,而很多時候這些是無關生存。

這是一個值得我們去注意的地方,進一步的觀察,暫且拋開好壞、是非、對錯,我們會發現想追求及保有的心態已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中。《相應阿含》39經說到:「喜貪潤澤,生長增廣」,觀察人們的生活,這句話真是既傳神又貼切。隨佛長老有言:「生活有種種必要,內心有種種需要;必要要處理,需要要度越。」誠然!